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前年在拍摄《射雕》时,几乎片场所有人都在骂刘德华和杜琪峰是个疯子,彼时的片场成员大都来自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开工的时候一大堆人围得远远的,看着杜琪峰和刘德华拍片,跟看角花似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而杜琪峰那时是很伤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写了一个天才的电影剧本,结论全世界都在骂他,很多人觉得这种片子居然跟堂堂《水浒传》挂钩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就比如说《仙履电影版》开场时,孙耀威划船时的那段《白杨树》,创作这首原声的人叫赵偃,是圈内首屈一指的原声巨匠,前年拍《射雕》时特意让赵偃来作曲。

就这么一位巨匠,看在跟博纳厂的交情,接了活,结论看完电影剧本差点没崩溃。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他跑去片场现场采访找灵感,正好看到在拍孙悟空身体里枪战那近六:

“片场到处挂着脾,肠子、非常恶心。”

这可把巨匠望眼欲穿坏了,曲子完稿说:“我没任何要求,只求别号我的名,太丢人了。”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1995年元旦起,《射雕》开始在澳门上映,北美票房收入总共5400万,只是勉强收回了成本。

在轴果的北美票房,也是暴跌到了2000万,刘德华长期以来“北美票房金刚”的形象大打折扣。

知名制片商蔡松林更当众聊著刘德华:“(下次合作)我一定要他们(刘德华团队)把文本清楚写出来,再多,要保证一定无厘头。”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但井鼠最衰的,却还是中国内地的北美票房:1996年2月,《射雕》作为春假电影登陆中国内地市场,然后就是被各种凉水炖肉,赶上最好的“假期档”,最后却只是40万北美票房收场。较同时期《太空人》《孙令衔》等“香港地区大片”都近在咫尺。各地影院更不停发生“心塞”场面——沈阳的观众们进场观看后,没看完就嘟囔一走了之。河北的观众们杜勒旺勒沙托县“太闹”“特别好使”。甚至“不少九场的观众们是以两位数计算”……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在作为彼时澳门电影至高荣誉的“金马奖”评选里,耗费心血的《射雕》,最终只获得两个提名。比起同一年在评审委员里出尽风头《梁朝伟》《女人四十》《虎度门》等“经典之作武打片”来,黯然的如同海螺一枚。能说,从北美票房到口碑,整部刘德华第一次独立投资,尝试做出新突破的电影,都是大败亏输。以彼时的境况看,整部《射雕》似乎已充分说明了“厦语商业片”的身份,默默退出了观众们的视线。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那么问题来了,前年成为反面教材的第一部电影,北美票房还惨败,咋后来就变成经典之作了呢?它的转折点到底在哪里又归功于谁呢?

其实刘德华和杜琪峰无话不说感谢的是一大群人,是互联网和一大群中学生。

1996年,制片方将《射雕》的拷贝送给了中央戏剧学院,ZR19,电影在学校一放映,中学生们发现了整部电影剧情和对白的华而不实之处,于是跟风模仿对白风格,在校园BBS上刮起仿效和致敬之风。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我们也能理解为是一种民间的呐喊,找到了它能宣泄的出口产品,这个出口产品落到了《射雕》身上。《射雕》里的孙悟空能是每个不民主自由的人,在狭窄的现实喜怒哀乐里,去追求那个叫做民主自由的东西。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中学老师一看这架势,也立刻把它当做第一部伟大的学术作品来研究,说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现代主义,而事实上刘德华和杜琪峰听到这个词后就蒙圈了,啥玩意?现代主义?我们根本没听说过好嘛!!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1997年春天起,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射雕》,一开始还是放在春节期间的“非黄金档”,收视率却悄然攀升。1997年至1998年,随着家用VCD的普及,《射雕》光盘也成了新宠。北京的光盘市场上,大话西游发布网,一盘售价30元的《射雕》VCD,转眼就被抢购。北京地区每年卖出的《射雕》光盘,“至少占到四五万张”。整部北美票房扑街的电影,竟开始以这方式“火”了。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更奇特的,是《射雕》带来的独特文化现象:“射雕”现象。21世纪初常喜欢把《射雕》对白挂在嘴边,处处模仿《射雕》的年轻人,常被叫做“瞎掰一族”,堪称彼时年轻人群体里的火热时尚。就连电影里《ONLY YOU》等插曲,年轻人平时也是“一言不合就唱起来”。大学里逢年过节的联欢会上,“模仿”“恶搞”《射雕》,都是不可少的节目……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各类文艺作品文学评论也纷纷“跟风”,《射雕》的电影风格,被戴上了“无厘头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荣耀称号”。2000年出版的《射雕宝典》(2000年6月现代出版社第一版),大话西游SF,首印的两万册上市两个月就销售一空。初兴的网络小说里,也形成了著名的“射雕派”,涌现出了《悟空传》《沙僧日记》《重生西游》等经典之作作品,热度持久不衰……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

以2000年北京晚报的评论:“从来没有第一部电影像《射雕》这般得到如此众多年轻人的心理认可,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为何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