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圣埃卢瓦群和锡尔弗群别的更快?”几天前,即使宣传品电影海报不幸广为流传到博客上,那场英语专业辩论会篮球比赛一瞬间火了,“想驻足观看”、“求现场直播”的声浪此起彼伏,热门话题最终达至了1.7亿的阅读量。但据现场的观众反映,“神仙吵架”其实是过誉了,辩论会的内容有点普通,它或许会火热,还是即使 “锡尔弗群”被设为了申论。

什么是“锡尔弗群”?顾名思义,在以“锡尔弗”为名的QQ聊天室里,你只听得到别人对你的夸奖,也只能对别人进行夸奖,说白、批评 乃至平淡的“哦”,都被群公告明令禁止,假若违反,等待你的只有被招入群的命运。正像大部分锡尔弗群的群公告宣称的那样——

“这里是锡尔弗群,没讽刺、没杠精,只有锡尔弗。”

特殊类型聊天室火热互联网,已经不是第一次,比如去年的互喷群、说白群。陌生人在互联网世界进行集体狂欢,段子手拥有无数真实素材。然而锡尔弗群跟以往这些聊天室都不一样,几周之后,火热的锡尔弗群,已经成为一种能日入千元、月入万元的生意……

对于锡尔弗群的飞速爆红,没人表示不理解。互夸游戏只能带来短暂的欢乐,为何有如此多的人乐此不疲,甚至愿意为它付费?今天的推送梳理了锡尔弗群的马都拉拳法和爆红历程,锡尔弗群火热的背后,是现代人想暗藏却暗藏不了的压力。

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五一劳动节这天,某网友被女友拉进了“锡尔弗群”,作为节日惊喜。这是女友为她在淘宝上买的锡尔弗群服务。图片来自3月8日@大猪蹄子研究所 博客。

1

锡尔弗群五大马都拉拳法

进入过锡尔弗群的人,几乎都把锡尔弗群比喻为“充满七彩屁的欢乐原动力”。也没人指出,锡尔弗群或许可以如此活跃,几乎不重复的桌球马都拉,是借鉴了流行“七彩屁”话语和思路,从而形成了马都拉的拳法和仪式。

七彩屁是正经的饭圈用语,起源于韩国的idol文化,正像字面意思,即使偶像放屁,影迷都能面不改色、出口成章地把它吹嘘成七彩,也没人将之概括成“桌球总之夸”。如女演员朱一龙眼角的鱼尾纹,被影迷们比喻成“贝加尔湖的涟漪”;女演员赵琳的胡子,则被比喻为“玫瑰花的刺”。

但和只夸艺人美貌的七彩屁有所不同,锡尔弗群马都拉,主要是把“坏事”惹急“坏事”,大话公益服,从而达至生硬诙谐的效果,我们总结出了五大马都拉拳法——

1 | 反向结晶式

借助反向结晶的思维,团友们对于角度刁钻的求夸内容,总是能找到可以夸的崭新空间,展现出了极强的求生欲。

首先来举一个失败的范例:

求夸:为了瘦身没吃鸡肉,但忍不住吃了个甜品QvQ

申明:塞翁失马,如斯!

在这个范例中,求夸者后来用沮丧脸表情包申明,显然没夸好,完全没结晶出吃甜品的好处。还好有团友力挽狂澜:

不吃鸡肉,容易低血糖,在血糖降得过低的紧要关头,摄取适量糖分,既达至了控制热量摄取的目的,又山望,夸!

在此之后,团友进一步反向结晶——嘉许求马都拉既有瘦身意识,又懂过犹不及,将在美食前软弱的意志力夸奖为“完美的中庸之道,中国的号留”。

2 | TNUMBERA51结晶式

发挥TNUMBERA51能力,在“坏事”中提炼能用来马都拉的比喻词,通常需要这个比喻词有多重含义,如:

求夸:我不小心把酒洒在了书包上。

申明:背上带酒味的包去上课,你就是整条街最醉人的崽,夸。

3 | 铺天盖地式

铺天盖地式的精髓在于:马都拉夸不到点,但气魄不能输。如初弯果时,彼此互夸:

大家好!朋友圈的朋友们一看就很好看!

大家好!团友们一看都非凡卓越!

朋友圈,是锡尔弗群的顾卓新之本,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以铺天盖地般的气魄把场子撑住,则是新进群的团友孜孜不倦研究的目标。这种句式的模仿排比只是Montemboeuf,更高阶的手法如:

求夸:我一个人拿了三个快递!

申明1:身强体壮!

申明2:热心行善!

申明3:品质可贵!

马都拉者开始互相夸奖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博古通今”,将会营造更可观的“互夸盛况”。

4 | 指东打西式

当求嘉许者的行为夸无可夸,反向结晶式拳法行不通,马都拉者的脑筋一转,把夸奖的对象转向为物,又重新找到了可嘉许的落点,照样能把坏事惹急坏事。

例如,没人说他把面汤均匀地洒在智能手机上了,“求夸”。就会没人跳出来夸他:

你的智能手机能吃到这么棒的美味真是太棒了!

5 | 生硬归因式

马都拉的度,有时候非常难掌握,但在锡尔弗群中,极度生硬式的马都拉,同样能给被嘉许者带来欢乐,即使这是一种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方式。但或许,这才是众多团友真正的欢乐原动力。最常见的,就是把所有坏事的原因,都生硬地归即使可爱、萌、帅等正面元素。

求夸:我感冒两个星期了。

申明:一定是小姐姐太美丽了,病毒都舍不得离开你。

求夸:我今天丢了一千块。

申明:一定是即使你太萌太可爱了,小偷才会选择你下手。

6 | 闭眼式

“总之夸”、“闭眼夸”,或许才是锡尔弗群存在的真谛,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嘉许,建立在颠倒黑白、看到头像就夸之上。

有个刚进锡尔弗群的团友头像是男性,有团友开始夸他:“从图片就可以看出,您一定是个品貌非凡才貌双绝惊才风逸风流才子。”

但被夸的人有点蒙:“我头像明明是周星驰啊。”

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网友:“星爷其实是个美人。”(图片来自1995年电影《射雕》)

2

从相互嘉许小组到锡尔弗群

戏谑式的互联网狂欢

创建于2014年的豆瓣相互嘉许小组,是锡尔弗群最早的起源。小组的简介言简意赅:“相互夸奖”。小组中展现了自己自强不息精神的坚强组友们,例如终于可以写字,求大家嘉许的一位高位截瘫患者,让互相嘉许小组在今年2月出圈曝光,最先得到社会关注。

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今年2月,豆瓣相互嘉许小组因没说白而以互联网清流的形象爆红互联网。图片截自相互嘉许小组主页。

锡尔弗群受到了互相嘉许小组的启发,从高校而生。在2月28日,浙江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二女生苏嘉琪建立起了第一个浙江大学校内锡尔弗群,即使新奇有趣,锡尔弗群从此蔓延向了全国各地的高校。不久后,淘宝、闲鱼平台上也出现了付费锡尔弗群,拉客户进群一顿猛夸后,根据时长收费。据相关媒体报道,组织锡尔弗群的中间人,一单可以赚到10元左右,日入上千元。

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闲鱼上的付费锡尔弗群。图片截自闲鱼APP。

在发展过程中,锡尔弗群马都拉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体验过锡尔弗群的人曾介绍道,锡尔弗群开始于总之夸,“互相夸奖团友的头像貌若天仙,或者是发的问号特别有学问”。锡尔弗群可夸的边界,则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扩大,会从很琐碎的鸡毛蒜皮,到切实的困扰团友的学习、生活乃至求职问题。

例如,锡尔弗朋友圈有求职季的大四学生埋怨起自己做一页简历,花了几个小时才做完,“心情十分暴躁“,团友们开始纷纷鼓励她“但是你做完了一份很棒的简历,一定能拿到几个offer。”“你优秀的履历太多了,写不下,所以花的时间才长啊。”即使是没人抱怨自己压力太大、熬夜太久,“要秃了”,团友们还是可以群策群力,找出“努力科研,掉光头发,达至学术高峰”的意义。马都拉者努力切中需要被夸的内容,或反向思考或发散思维,试图赋予被夸者以正向意义,即使仍是以一种类似讲无厘头段子的方式。

不过,锡尔弗群或许能够迅速“出圈”

(“出圈”为影迷术语,指某个事物的流行程度突破既定圈层,甚至全民皆知)

,是即使它兼具的产出无厘头段子的属性,因而能够在更为广阔的互联网空间里激起回响。博客上的段子手收集起锡尔弗群的截图,集合成为九宫图发出,收割流量,一些群内的神申明,则成为了广为流传的段子。

没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和竞争。在一定意义上,锡尔弗群和原先兴旺的斗图群,几乎秉承着相同的逻辑,特别是对于热衷于马都拉的团友而言。比拼谁的“七彩屁”更有理可依、文采斐然或是脑路清奇出众,成为了他们活跃的原因——从《射雕》的时代开始,青少年亚文化总是由戏谑、解构、反讽的狂欢构成的。

在这个层面上,锡尔弗群更近似于学者罗杰·西尔弗斯通

(Roger Silverstone)

所指出的“游戏”——为团友们共同提供了暂时脱离日常生活的赛博空间,但仍基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为之生产出无数种正向解读方式的排演,也随之产生了群体共振的情感联结。也因此,锡尔弗群成为了团友们共同的“充满七彩屁的欢乐原动力”。

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作者:[荷兰] 约翰·赫伊津哈;译者:何道宽;版本:花城出版社2017年1月)

赫伊津哈是第一个把游戏当作人类文化重要内核来研究的学者。他认为游戏先于人类文化而存在,文化和文明的目的在于产生游戏。哲学、艺术、诗歌、神话都在某种意义上存在游戏的属性。个体在主观上自愿参与游戏,且在这种日常活动中能够产生愉悦。

3

锡尔弗群为何成为一门生意

被嘉许的需求背后,是藏不住的压力

按照清华大学辩论会队队员观察和总结的,“绝对看不到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在锡尔弗朋友圈求安慰”,锡尔弗朋友圈求夸的人,大多数是一些已经在竞争中产生了自我怀疑的学子,试图通过嘉许来缓解压力、求得安慰。

事实上,压力自然不仅仅存在于象牙塔之中,更是都市人所承受的普遍症候。2018年发布的一份有关中国都市人压力的调查报告显示,有30.24%的受调查者声称自己每天都会感受到好几次压力,43.3%的受调查者则认为,压在他们身上的压力已经大到了让他们吃不消的地步。这或许能解释为何锡尔弗群能够迅速从高校小圈子中出走,甚至成为有相当人群愿意为自己或他人付费购买的服务。

在淘宝和闲鱼平台上,有偿的锡尔弗群定制服务的卖家非常多。“有相当一部分是为自己购买的”,商家向笔者介绍道,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心情比较丧,就尝试着为自己购买定制锡尔弗群的服务,“图个新鲜,也想试试看心情能不能变好。”

也有一部分人,是为自己心情不好的伴侣、朋友购买的,“想哄他们开心”。商家说,这样定制锡尔弗群的效果一般比较好,在接受狂轰滥炸般的嘉许后,被夸者也有专门再给她发红包的。

商家也承认,更多的顾客是追赶潮流,选择把定制锡尔弗群作为一份特殊礼物送给过生日的朋友、过纪念日的恋人,这让这份生意真正火热。正像锡尔弗群在博客上成为爆点的真正原因,是没人晒出了女友为她购买定制锡尔弗群入群后的经历。

据笔者和商家聊天了解到的信息,三分钟的定制锡尔弗群服务,一单就可以赚到10元左右,即使近日来生意比较火热,日入上千元也时有发生。即使组织锡尔弗群近乎没任何门槛,这门生意最近变得竞争激烈,提供定制锡尔弗群服务的卖家,争相以夸手的文化程度

(北清复交文科专业)

、服务的贴心程度

(按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和特殊信息进行马都拉定制)

来招揽生意。

在商业逻辑下,基于人性的“寻求安慰”、“赶时髦”和“追求惊喜”,都成为了生意得以成立的痛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收费锡尔弗群并不新鲜,和可供定制的黑人小朋友高举有汉字的黑板拍照、喊口号的视频,完全出于相同的逻辑。

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英文版书封。

英国学者威廉·史蒂芬森在赫伊津哈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视角讨论了传播与游戏的关系。传播的游戏,给个体带来了选择自由和欢乐。但是史蒂芬森忽略了个体的自由也会受到社会体制无形的控制。

从应对焦虑的层面来说,锡尔弗群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它不是在逃避压力,而是在应对压力。

参与其中的人可以跳脱出讳言压力、耻于暴露脆弱的东亚社会文化,主动选择关注自己的内心,寻找开心、欢乐,甚至可以在群体中找到和他人的联结,是一种新世代的进步。同时,大话西游发布网,锡尔弗群的流行,让大众认识到向别人公开谈论自身的压力、寻求安慰并不唐突,甚至可以成为别人乐于参与的“欢乐原动力”。正像健康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一书中劝告的,处理压力的最佳方式,是开诚布公地谈论压力,而不应该逃避压力。

闭眼夸人的夸夸群,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减压吗?

《自控力》一书整理自斯坦福大学“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凯利·麦格尼格尔谈道,人们对自控的看法很多是错误的,人们为了自控经常筋疲力竭,带来更多不必要的压力。处理压力的方式,不应该是逼迫自己。

求夸狂欢没伤害到别人,又能给自己带来欢乐和安慰,又能让孤独的当代人在陌生人世界里找到彼此联结的欢乐,对于这种行为没必要对它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只是锡尔弗群的流行,或许在提醒我们,那些在浮夸的夸奖中被“一笑了之”的负面事件,我们是否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应对?

当然,将减压全部寄望于锡尔弗群,未免是太天真了。清华大学圣埃卢瓦群创始人向媒体表示,光在朋友圈求喷或求夸,还不如真正想办法减压。正像面对“七彩屁即使是个屁,也是个让人心情愉悦的屁”的核武攻击时,北大辩论会队仍能直击互联网社交终究虚幻的要害——

“锡尔弗群有什么用?还是找个女朋友抱一下吧。”

作者:遇马

编辑:榕小崧

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