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做3%关注并置顶的人
先听一首歌,让我慢慢说
从前慢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3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心中那束光,引你向远方
前言:
写给身边像3胖一样天天奔赴学习,加深认知的人。
知识付费就能真的治好你焦虑的心?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罗辑思维等app中受益,
订阅了专栏,养成了知识付费的习惯。
日常大多是这样的:
早晨闹钟响起,立马点开手机。
“得到”app或者微信罗辑思维订阅号。
倾听着罗胖的60秒语音教导。
然后刷牙洗脸吃早饭前五秒打开“喜马拉雅”打卡。
完成30分钟的音频认知学习。
然后出门上班。地铁上继续点开“知乎live”
听着“三个知名知乎博主的经验分享”
到了中午午餐时间“在行”app。
赶点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
一天工作结束,下班回去的路上,
又回归到“得到”点开最近订阅的专栏。
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大话公益服,
听李笑来的《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然后感觉到一整天时间都没有浪费,无比的充实,
最后欣慰的入梦。
许多人,这两年变得非常焦虑。
看到人家在选秀节目上的英语流利地道,
于是坐不稳,开始下载一个英语口语APP。
走路,做饭,抓紧一切的时间去练习听说读写。
然后关注一个公众号,读了一篇关于不读书学习人的致命缺憾,又坐不住了,回家京东买了一堆关于各个领域的专业读物,刷知乎,一声惊叹!这个人回答的好专业啊,水平高,我现在差那么多,我要订阅他的专刊!
我问一个朋友,你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
回答让我听到了得到APP的灵魂:
时代变化那么快,自己积累的知识不够用!
别人懂的自己连听都没听说过,落后一大截可不好!
未来充满无限的未知,害怕自己被社会遗忘啊!
他说的没错啊!是不是没毛病。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确知识更迭速度非常快,无数人跟他一样,患上了知识焦虑的不治之症。
一天不去求知,内心的不安,立马就会表露出来。
那,什么是知识焦虑症?
人们对新知识与信息,
新的认知的更迭始终保有的一种匮乏!
担心自己的认知落后于社会与他人,
从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极度的恐惧感。
为何我就要不如他?我不要被超越,更不甘被遗忘。
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紧跟这个时代,
加速并高效的学习知识,加深自己的认知。
那学习又学到了些神马?
信息刷新的速率,知识爆炸的广泛。
一分钟产生的信息量早已超越了古时人们千年的认知(后列数据)。
我最近爱上了《从前慢》这首歌。
然后他说:我不知道该怎么筛选,所以只有不断的积累,储存。
我们的这个时代还是一个时间稀缺的时代,加深认知最根本的发心就是不浪费时间。
他的回答是:我不想把大波的时间消耗在做选择上。
这更加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谁掌握了先机谁就能把握流量与未来。
不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成功的捷径吗?!
他着重的表达到:短时间内掌握某项技能。
跟他一样的人不计其数,而这时候罗振宇的团队出现了!
中国的知识付费在这时候成为了一种潮流。“跟我来!”
什么是知识付费?
不是以往的九年义务教育了。
你订阅,我就给你知识,加深你的认知。
选择困难综合症?我帮你选,而且选得你心服口服。
你不想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检索归类。我帮你读,画重点!再梳理!
你不是想很快的掌握某项专业技能吗?我把每一步都悉心的剖析后再给你解读!
我的天,这不是上帝大大的待遇么?知识付费就是VIP中P啊!
用数据带给你一个概念,一次性支付299一年,然后分摊到每一天还不到一块钱。
然后基数为5000W,那么一个知识概念5000Wx299x转化率。好棒棒哦~
专栏、课程、直播、密圈等等,花样百出的方式,每人一年花1000+不是很正常嘛?
而且动作稍微慢一拍,那么对这个领域的认知就步步慢!
现在在你的朋友圈,你没有安装个3 4 个APP你好意思出门吗?
记得有一期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帮另一个罗胖(罗永浩)推小孩子教育的公众号。
然后我查了一个罗永浩的资料。
罗永浩说过一句话: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都试图为学习而付费”
答案是,因为他们都期待在下一个转角的时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多么的高逼格的一句话啊~
就像《大话西游》中: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他会踏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
乳此的高端,可是最后呢?结局是:没想到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
那你问问他们自己:遇到了更好的自己了吗?
看一则数据:
去年的16年1月到17年的6月,一年半时间
我一同事3胖:
在知乎上订阅45次讲座,约1500
在微信上订阅20个课程,约500
在生活中报备 2个培训,约1000
在得到上订阅 3个资讯,约1000
进入早起早睡打卡社群,约200
还有七零八落知识课程,约3000
一开始,他的人生仿佛有了明灯,告诉我说:
兄弟,你就期待我变好吧。
我说恩。奥斯卡小胖你好。
现在,他还是那个3胖,的确遇见了转角的自己,那些心酸的话:
我的一头浓密的黑发,已经快秃顶了,而且鬓角多出了很多银丝。皱纹加了不知道多少圈,我现在很少笑了。
眼袋就更不用说,然而他侃侃而谈的认知,每次一说到专业的时候却欲言又止。
生活品质更没有什么提升,工资没涨,就连以前每年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都献给了app!
大部分追逐知识的人?你们是不是也都是这样的结果。
一开始感觉像打了鸡血,受益匪浅啊!评价更是颇高啊!
时间一长,渐渐发现,认知并没有提高,思维方式也没有得到重组,技能依旧在原地踏步。
一切的一切,我也听罗辑思维,在有一期罗振宇说道的一点,我心想这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吗?
“关于认知:
穿过自己身体的知识,未来的一切竞争都是认知上的竞争,
这个东西,只有当某一天在实践过程中,
激发了你潜意识中的储存,通过实践去学习,
学习后再加深潜意识,最终一点点汲取出来的东西,就是认知”
这点我给一百分!这不也是要去储存吗?
很长一段时间,跟3胖聊天,他的口中从来都是那些高大上的词汇,跨界学习,认知升级,提升纬度,中距等等。我说,你那么吊,你妈妈知道吗?他没问你从哪里取得经吗?肯定是付费app啊,多么底气十足的话。
跟领导一同的饭局,从来也都是:你看,我学到了好多的新知识,现在的他,没有了那种优越亢奋感了。更多的是自嘲:麻麻的蛋,学的一大堆东西,看似恍然大悟,然而一点卵用都没有。
突然想起了跟小侄儿一起玩耍,读过的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刚刚提出相对论,震惊了世界。
很多的学术界大佬。大学,研究所,都请他去做演讲。
因为这些看似做贡献的好事,爱因斯坦被弄的疲惫不堪,几近崩溃的边缘。
突然有一天,车夫看不下去了,说:爱大大,你这样下去趁早玩蛋。要不今天我帮你做演讲?
诧异的眼神!“神马?你能行”,然后体力实在不支的爱大大被迫放弃了演讲,选择了在台下听。滴水不漏的演讲!
然后最后合影的时候,麻省理工一位博士向车夫提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双商极高的爱大大看情形不对:他都讲了三小时啦,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能难到我的车夫。几句话便回答完了博士的提问。
然后博士发表了感慨,我做了几十年研究,没想到司机都远胜了我~
这逼~装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回去的时候车夫对爱大大说,我知道的这些仅仅是概念,而你知道的才是知识啊。
反观自身,我们的处境跟车夫有什么不同?
付费订阅了,概念与知识的转化,知识到认知的提升,这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而我们直观的理解听取知识+理解信息==认知。可能吗?唬我呢!
不过是花了大把时间去用金钱购买一堆“知道”而已。这些知道真的全都存储在脑子里了吗?
举个例子,过去我们去寺庙里看开光,把五谷装进佛像的肚子,把经文填进佛像的脑袋里,这个过程叫开光。小时候,老师教会我们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心经,金刚经那时候我们不懂其中的意思,而当我们懂得时候它们,儒释道文化,佛菩萨早已印在我们心中,这是给我们自己开光。
而你去订阅的专栏神马的?你能背诵吗?
你能把大致意思复述一遍吗?我跟你赌一个神马。
现在市场上的所谓的付费知识,其实几乎都是赵本山大叔的“忽悠”
只是在外围包裹了一层层华丽衣服,最近我喜欢上了《中国有嘻哈》喜欢里面他们的态度。
其实生活本就商务,何必在乎装束?那么一层层的包装是什么?
几乎都是碎片化知识的分享而已。仅此而已。
所谓的“干货”加上稍微有建树的成功者。
3胖的微信收藏栏里面,大大小小近千条的成功人士的得到分享。
孙子兵法“36计”字数不多,甚至你只需要通晓一计,加上适当的助缘,你便可搭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孔孟之道说的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关键是专攻啊!专攻啊!专攻啊!你想在大城市开杂货店?那么多的Dior专柜卖得掉?
前些天,3胖把微信里所有的成功学都删掉了~恭喜你哟。
盘点一下所谓的“成功学”的套路。
我的核心推翻观点是:成功是不能简单归因的。
而所谓碎片化的认知:
一堆结论并非逻辑
一堆简化的推演导图而非路径过程
一堆表面事实结果的阐述而非动机与原理发心!
而你所接受的所有的信息与习惯,将直接影响你的思维方式!
长期被动接受碎片化知识,而非自主原动力思考得来。
容易导致:
知识毫无体系,更谈不上延伸,甚至很难记住!
看待事物,简单片面,没有深度!
思维习惯与视野角度会变得异常狭窄!
根本无法独立思考,潜意识养成了接受别人灌输。
3胖跟他的学友,这两像白活了!学了跟没学一样。
哈哈哈,只想补刀:没学没花时间!
上诉观点误区:
碎片化学习不是不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主动去整理学习知识,跟被动利用碎片化知识而学习差别很大!
碎片化知识并非百害。如果你对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架构与认知都建立好了,你可以通过碎片化的知识,对它们进行查漏补缺与拓展。更有甚者拔高到无人能及的层级。
我为什么又说大部分app的付费都是与本山大叔的大忽悠没有区别?
仿佛看病,君有疾在腠理到病入膏肓。付费知识就像药理中的“不对症的药物”。
而患者的病情阶段不同,在一个腠理的人,你跟他说这药能的达到解决膏肓的疗效,自然就神乎其神了。
正真的医者更注重“对症下药”,我们从订阅号消费的知识都是一贯一例的药,没有区别,而我们对知识的认知层次差别根本就不同,一种药能治百病?扯犊自~呢!
对于一个需要膏肓的你给我的都早已过了我的阶段,有什么用?你请出扁鹊那样的各行业大佬,开出的重度药方,有的不仅不能治好我的感冒伤寒,甚至直接把我带入神坑!
我一个职场小白,你一来就跟我讲马云的管理,陈安之的成功,那腾讯岂不是该我来开发了?心智上的认知都不在一个层级,你就用简单的归因之法来诱导我去盲目跟风,糖衣炮弹都算不上!
我发小是个单枪匹马走天涯,上了北大又上清华的人。高中我就开始追随他的脚步,毕竟是郎给的诱惑。那时候我每天都借他的笔记去查阅,我最好的是语文,最高考到110,而他最差的是语文,最低在105!
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叫专业。直到罗胖告诉我,专业不是某一天非常的牛逼,而是发挥稳定。
就这样我学业付之一炬,多少芳华!
高考完后,发小问我,我每天都见你很认真,很认真,可是从来都考不好,每次说到知识点你也都懂,可是一到做题就~~~~他说,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因为那些笔记与知识,是我的!未经你思考而得到的认知永远都不属于你,所以你无法做出相应的变形题。然后我也说了3胖!你就是个傻a!
让你花钱买罪,时光不能倒退,最后独自宿醉,全怪知识付费!
罗辑思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古时候许多许多的有钱人,他们明明有眼睛,却从来不看书,都是情人读书给自己听。
从今天开始,罗胖我就是那个书童,这就是我的角色定位:我读完书,讲给你听!
还记得那些书童吗?唐伯虎到华府~还记得那些文房豪杰吗?苏轼,书童是谁--高俅!
有些事就像夫妻之间,你能花钱请别人帮你吗?知识与认知,这些都是你的孩子!
罗辑思维创始人跟诸多的创业者一样,结合当下的大环境,剖析了受众的特点,然后下危机,无限放大那些人性本就缺乏的必需品,再制造出无法触碰的恐怖。不得不说,他是成功的。
顺势抓住了知识的更迭趋势,营造一种人人对知识的渴望,让人产生人与人对比的恐惧感。而最终我们都是败给了自己,现在有钱,愿意花钱。而时间呢?!呵呵哒~
听了某大大的分享,订阅了几年专栏,85%的人没有改变。
知识原本是一种精神慰藉充实内在与灵魂,却沦为了竞争的快消品。
然后没过多久又回到最初的地点,不停的焦虑。为啥我学了这么多,订阅了这么多,却一点点都没改变!
一切都成了定局?如果你想用战术上的付出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那么你是不会走出来。
学习:目标就像你的原动力,催动你主动学。而不是跟风,别人学英语就去学。
看起来那么努力,一点用都没有。
还有知识不是没有用,而是你没有用。
前段时间有一个撩妹的段子“我要去承包鱼塘”
因为你撩妹子,让妹子跟定你,一份安定。
你会去学习专业,去上进奋斗,而不是因为别人怎么样,我就要比他强,比他怎么样?攀比短期看起来会给你下决心,而时间一长会波及你那颗最初的心。
既然要承包鱼塘,我的鱼塘的水源,侍养的鱼苗等等的外界因素都会制约你能不能“给妹子一个稳定幸福的生活
”。
而学习的目标呢?
你出生到现在20~40岁的年纪看到这篇文章,那么恭喜你。
你的阅历让你能想到一个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人的建树结合自己现在所处行业对应的专业技能与高度!
做一个思维导图,达到这样的高度,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目标可视,方向便有了,战略上围绕每一个点而做出细小的规划。
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他像是一种问题驱动,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问题。
继续爱因斯坦,余生不长的日子,他说:
给我一小时解答一题,关于生死。
我会用50分钟去思考这题目到底在问什么?
剩下的不到10分钟甚至压缩到5分钟就够我去回答了。
换句话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堆问题更重要。
这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大话私服,驱动问题勾画思维导图。
继续发小,我问:
你的学习效率为什么比我高那么多?
他说:我从来都不简单复习,我会围绕我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来诱发自己思考!然后自己把书中的知识点搭建出来。听完,我发现我跟她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继续数据:跟马云freestyle分析罩杯大小一样Google董事长斯密特说
从地表岩石层可考的数据,人类直立行走开始到2004年。
这400万年期间,一种创造出了5艾字节的信息。相当于60亿部1个G的高清电影。
而2010年人类每天就会创造这样的数量级的信息。
到现在的2017年,人类每一分钟就会创造这样的5艾字节信息!
换句话说,哪怕你是10086个爱因斯坦同时学习,没日没夜,你也永远无法赶上知识更迭的速度!装逼完毕!
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比如你玩《王者荣耀》庄周会告诉你:吾生亦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你拿有限的时间去追逐无尽的知识,呵呵哒。
术业有专攻,你看看人家打职业联赛的都是国服最强花木兰,国服最强李元芳,曹操。有国服最强全能补位选手吗?
回到焦虑的问题
,不要去追求什么国服最强,会随时被拍死在沙滩上,对比而得到的成就。呵呵哒!
不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只会让人更加焦虑。
真正成功的人,是在自己行业里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多年沉淀,一鸣惊人。
不用羡慕那些人,只是比我们更早的专注一个领域而已。
治疗知识焦虑的最佳方式,就是你能在某个领域上达到专业水平。
回到知识不是没有用,而是你没有用!是你真的没有用起来!实践+学习=认知。
不是不能订得到专栏,不是不能订阅喜马拉雅,
在接受这些新知识之前,你一定要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听了那么多的课,订阅那么多的专栏,实践积累而沉淀的东西:
成功哪有什么捷径?但是学习有!
主动学习>被动学习
系统学习>碎片学习
向内学习>向外学习
专业学习>跨界学习
作为男人,睿智与内涵是你心中的光。
作为女人,希望你能成为男人心中的光,
并让他为你承包鱼塘。
因为那光,指引远方~
点击阅读原文,遇见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