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说「法」系列文章将搜集超额格斗游戏行业的相关资讯,并以法律角度展开盘点和解读。
01 南韩正式发布《格斗游戏电视广告自查自纠国际标准》
南韩格斗游戏自律协会自治组织(以下简称“GSOK”)于 8 月 17 日正式发布了《格斗游戏电视广告自查自纠国际标准》,以提高格斗游戏律的有效性电视广告,促进格斗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格斗游戏电视广告自查自纠国际标准》共计20条明确规定,其中与电视广告文本审查国际标准密切相关的包括真实世界条文、明令禁止侵犯他人权利条文、明令禁止歧视条文、不当词汇条文、网络色情和社会伦理条文、反社会条文、恐惧条文/仇恨条文、诲淫诲盗条文、性别平等条文。
诺诚文章:
《格斗游戏电视广告自查自纠国际标准》中,值得称赞出海厂商关注的有如下表所示重点文本:
1.对格斗游戏推广中的比较性电视广告和恰当标注格斗游戏分级标识作出相应明确规定;
2.对个人信息、隐私信息、照片视频等人身权益文本和第三方知识产权资产应慎重采用;
3.对电视广告中对韩文词汇应恰当采用,电视广告文本本土化的明确要求;
4.对涉政、涉宗教信仰、恶法俗文本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具体明确要求和反恐、反黄、反暴力的相应明确规定;
5.对限制格斗游戏内过度消费、诱导消费的具体明确要求;
6.对格斗游戏内电视广告的定义及分类列举。
02 《盲盒经营形式公益活动规范化提示(全面实施)》(草案稿)正式发布
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盲盒经营形式公益活动规范化提示(全面实施)》(草案稿),草案将截止于8月30日。继今年一月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形式公益活动合规提示》以来,这也是第一部国家级关于盲盒经营形式的提示。特别值得称赞注意的是,提示明确提到明令禁止以盲盒名义从事或隐性从事赌徒公益活动。
诺诚文章:
目前的盲盒APP或者小程序,我们注意到民事法律信用风险是很高的,抽盒犯罪行为本身具备很大的博弈性,玩者订阅投入,经过乱数抽出动作游戏获得铜器奖赏产出,铜器价格与抽盒价格可能差距极大。
例如用69元抽出商业价值近万元的苹果手机,明显具备“以小梅村”的赌徒属性,这类盲盒商品具备隐性赌徒的民事信用风险,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1、网络平台间接回购机制
玩者订阅投入—乱数抽盒—放弃奖品获得折价交互式汇率—再次抽盒的形式,直至玩者消耗完毕所有充值或者抽出到玩者青睐的铜器。这同样实现了交互式财产的反向流转,其中并没有货物的实际买卖产生,存在“以小梅村”的起底信用风险。
盲盒和格斗游戏仅是形式,如果动作游戏文本符合刑法意义上的赌徒犯罪行为,那么网络平台回收盲盒商品、缴交所谓“违约金”后退还剩余交互式汇率的犯罪行为,仍有严重的起底信用风险。
2. 盲盒网络平台开办二手买卖功能
网络平台增设供玩者间接买卖的二手网络平台,例如间接在网络平台开通S528功能,网络平台由此抽出佣金或买卖费。
这种情况下,玩者买卖目的就是以获取转让所得的溢价,虽然这类犯罪行为并非由盲盒店家组织的,但店家为玩者提供了买卖网络平台,已经超出了娱乐性质。且参与买卖的玩者人数较多,店家由此以获取买卖费、佣金等盈利,被控构成“聚众赌徒”的情况,起底信用风险较高。
3. 盲盒网络平台若非玩者赌徒仍提供服务
盲盒网络平台是否若非赌徒、知道赌徒后是否采取防范赌徒措施也是判断盲盒网络平台起底民事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
因此,盲盒的提示一旦公布,市场上的盲盒APP将受到非常严格的管控。
03 语聊产品内嵌赌徒格斗游戏,被控开办夜总会罪
广州某网络公司因在语聊房APP中增设小夜总会,玩者透过向厅主购买格斗代练的形式参与,最终透过砸金蛋、打地鼠等格斗游戏形式赌徒。而被包头市执法单位侦破,并被内蒙古公安厅列为盐务案件,作为2022年十大专案展开盐务。
玩者采用港币购买格斗代练后透过路路、宝物、种豆等应用程序展开赌徒,玩者将赌徒所以获取的交互式礼品给套现卧室的“主持人”,后由“主持人”按照礼品商业价值的80%折算成港币返还给玩者,同时将缴交的礼品向网络平台兑换成港币。差额部分由网络平台及卧室代理按比例展开分成。
图片来源于包头新闻网
诺诚文章:
目前,不管是语聊产品还是直播网络平台,在直播间展开赌徒公益活动的现象均较为普遍, 某些头部网络平台也频频爆出起底负面新闻,这一现象值得称赞警惕。
与传统赌徒不同,大话西游发布网,网络网络平台经营形式者一般会发行交互式汇率或交互式人偶等展开格斗游戏或公益活动,而不会间接采用真实世界汇率,网上的下注、奖赏等公益活动都是以交互式汇率或人偶为依据的,其本身不具备商业价值,采用这些不具备商业价值的交互式数据展开下注、以获取奖赏是不构成赌徒的。
但网络平台一旦透过提供兑换、买卖服务,使这些数据能与现实中的财物展开自由兑换、买卖,从而具备了财产性利益。因此,交互式数据与现实商业价值能否展开双向自由兑换,成为区分一般网络娱乐公益活动与隐性赌徒公益活动的关键。
故此,如果网络平台为用户射幸格斗游戏所取得的交互式汇率或人偶提供转换现金的服务,或者主持人为了增加礼品流水、私下与用户展开兑换且网络平台若非而不加明令禁止,则网络平台可能被控网络赌徒犯罪。
04 开办《魔幻诛仙》Persona被判三年
《魔幻诛仙》手机游戏是一款回合制角色扮演手机格斗游戏,凭借诛仙记的故事背景和格斗游戏人物形象,深受玩者喜爱。然而,该款格斗游戏却被不法分子盯上,大话西游私服,将其开发成Persona格斗游戏“梦情诛仙”牟利。
日前,湖南省平江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侵犯著作权案,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5万元;判处被告人姜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
2020年6月,被告人刘某未经“魔幻诛仙”手机游戏著作权人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透过购买手机游戏格斗游戏源代码,私自在互联网上运营名为“梦情诛仙”的Persona格斗游戏。
经广东鑫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被告人刘某所经营形式的“梦情诛仙”手机游戏格斗游戏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运营的“魔幻诛仙”手机游戏格斗游戏具备实质同一性。刘某负责“梦情诛仙”格斗游戏运营和日常技术维护,并透过舒某(另案处理)经营形式的“八哥手机游戏”等第四方支付网络平台提供的支付通道负责格斗游戏资金充值结算。
同时,刘某招收被告人姜某、蒋某(另案处理)、于某(另案处理)等人作为格斗游戏代理负责推广格斗游戏,姜某等代理透过建立QQ群、短视频发电视广告、发展下级代理等多种推广形式招来玩者玩格斗游戏并充值。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截至2021年2月,“八哥手机游戏”等第四方支付网络平台利用其提供的支付通道共计向被告人刘某转账435.3万余元,被告人刘某向姜某等格斗游戏代理转账401.4万余元,由此非法牟利33.9万余元;被告人姜某由此非法牟利24.68万元。两被告人到案后均退缴了自己的违法所得。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刘某、姜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利用互联网复制发行计算机软件,违法所得数额巨大,两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追究其民事责任。结合两被告人有坦白、认罪认罚、退赃等量刑情节,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诺诚文章:
除格斗游戏Persona运营外,本案中也出现了犯罪嫌疑人利用短视频电视广告推广、第四方支付网络平台等提供帮助的犯罪犯罪行为,相关犯罪嫌疑人业已在另案中处理。这也提醒了电视广告网络平台方和支付网络平台方,需要注意相关信用风险防范,对接入格斗游戏电视广告尽到必要审核义务,在事前审核、事中巡查和事后投诉处理各阶段均需提高风控意识,避免沦为犯罪工具。
04 上海公布两起格斗游戏处罚案件
近日,上海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向外通报,为深入开展“护苗2022”专项行动,上海持续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网络平台,严厉查处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文本和网络犯罪行为,现公布两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文化出版市场违法案例。
案例一:徐汇区查处一起宣扬暴力的电子格斗游戏出版物案件
徐汇区“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联合市文旅局执法总队、徐汇区文旅局执法大队,对辖区电子出版物市场展开集中整治,查处一起传播含有宣扬暴力文本的电子格斗游戏出版物案件。
经查,当事人自2021年4月起销售含有宣扬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文本的电子出版物。涉案电子出版物封面及封底含有暴力血腥及不当言语的文本,执法人员在电子出版物中也截取到含有宣扬暴力的文本。
当事人的上述犯罪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条的明确规定,已构成传播含有宣扬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文本电子出版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明确规定,徐汇区文旅局执法大队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违法犯罪行为,并作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港币五千元整的行政处罚。
案例二:闵行区查处一起网络格斗游戏未落实防沉迷明确规定案件
根据闵行区检察院移交的线索,闵行区“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迅速协调区文旅局执法大队核查发现,某公司运营的格斗游戏《**天地》在每日22时后,仍可让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的账户登录游玩。
经查,该格斗游戏未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格斗游戏的通知》中关于防沉迷时间管理的明确规定,在每日22时后仍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格斗游戏服务,构成违法。闵行区文旅局执法大队对当事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展开立案查处。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诺诚文章: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是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管网治网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中央网信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采取了多重保护方案,包括:
透过专项治理来展开全面清理,透过强化青少年模式来防范沉迷,透过网络举报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透过部门合作来溯源打击。
网信部门也将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加大网络执法处罚的力度,特别是会紧盯未成年人采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些网站网络平台,还有产品功能、位置板块。
因此,互联网产品运营公司仍需严格自查自纠,对产品或网站上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展开集中整改,对网络不良有害信息、未成年网络沉迷、部分诱导和实施违法犯罪等问题,透过准入门槛增设、信息文本合规、青少年功能增设、未成年人数据保护等多种合规手段来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