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不能少》花城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深情书写大时代广州的担当与情怀
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也不能少》创作访谈
广州广播电视台《诗与远方》主持人央央:广州扶贫从1978年到2020年,时间跨度蛮大,《一个也不能少》笔墨集中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广州扶贫人在新疆、西藏、四川、贵州等五大扶贫攻坚战场上,您接到写作任务是怎样进行前期梳理准备的?
王雁翔:2020年4月接到采写任务,我先认真研读了大量资料,摞起来有两尺多高。从点到面,对广州扶贫有了一个整体、清晰的宏观了解。5月份,开始跟市协作办推荐的广州扶贫人展开了面对面采访。
2020年是一个特殊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像一个巨大的难以愈合的伤口,让全世界陷入惊恐与伤痛之中,焦虑、恐惧、悲伤,出行很不方便。
我和扶贫攻坚战场上下来的党政干部、教师、医生、企业家面对面,聆听他们扶贫的故事和感悟,聊他们的酸甜苦辣,聊贫困地区发展变化。他们有的出差刚从前方下来,有的已完成使命,重回自己的工作岗位。扶贫援建时间各不相同,有一两年的,也有三年六年的,有不少人甚至一干就是九年。
我在听,在感受,也在思索。
庚子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大亘古未有的艰巨战场上,中华民族在东方,为全世界亮出了最温暖最明亮的色彩。十四亿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决战决胜,将最优秀的答卷生动地写在了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当然,我的准备不止广州扶贫,大话西游SF,国家政策和全国扶贫情况也要掌握了解。
央央:广州在精准扶贫上创造了许多“人无我有”的扶贫模式,写这部作品,您对“广州样本”有怎样的感受?
王雁翔:广州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开放、创新,敢为天下先,包容多元文化的独特气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创造了无数奇迹,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自然也有不同凡响的行动与追求。广州精准扶贫是“输血”与“造血”并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长效帮扶机制。
广州发挥企业、科研、人才、消费等资源优势,以多种形式牵线搭桥,引导大批广东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以贵州扶贫为例,就是“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是“城市对接、产业链对接、要素对接”的精准扶贫模式,数百家企业落户贫困山区,办企业,建基地、学校、医院,当地贫困群众通过技能培训,从昔日田间劳作的农民转身成为企业、工厂、基地员工,帮助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广州是人口超大城市,消费潜力非常大,广州出台政策支持,建立相应机制,打通生产、流通、消费上一个个堵点、难点、痛点,在广州建立消费扶贫联盟,线上线下合力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供、销搭建起一个巨大的畅销平台。前方扶贫产业与后方销售市场合力联动,把政府鼓励与市场机制、创新探索与长效机制、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起来,让贫困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与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对接起来,城市居民买到好东西,山区扶贫产品卖出好价钱。
当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把消费扶贫作为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别的地方刚起步探索时,广州已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机制,甩开膀子实践了一年多时间,构建起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式大消费扶贫格局,贫困地区百姓已经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这就是广州的消费扶贫样本。
再以教育和医疗帮扶为例,广州是力量和效益最大化的对口组团帮扶,医院、学校按“当地所需”选派优秀教师、医生,对口组成成千上万个团队,瞄准靶心发力,对贫困地区医疗和教育展开接力帮扶。
罗甸,是国家深度贫困县。
2017年,广州越秀区选派3位优秀教师组成教育帮扶团队,走进了罗甸县第一中学。他们以“越秀班”形式与支教学校教师们一起,对贫困山区教育教学进行一种改革尝试。
“越秀班”打破固有传统模式,从备课、教学、考试到管理,支教团队教师担任“越秀班”主课老师,以广州教学理念和方法展开探索实践。
三年里,先后有9名越秀区优秀教师走进罗甸一中“越秀班”接续努力。2020年高考,“越秀班”47名学生,本科上线率100%。一本上线46名,上线率97.8%。连续三年担任“越秀班”班主任的罗甸一中教师罗萍告诉我:“这个班47名学生,19名来自贫困家庭,34名是留守儿童,半数以上考入了211和 985大学,4人进入清华等著名学府。”
广州教学理念和方法,为罗甸一中创下了当地高考历史最好成绩。47个家庭、47名学生的命运随之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接续帮扶实践,团队将广州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用行动与实践带给了当地老师和学生。广州扶贫人创新探索的这种“广州样本”,为无数贫困地区中小学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广州港是世界十大港之一,在贵州扶贫多年,为更精准有效,2017年,集团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以“特别订单”在这个院校开设“广州港班”,首届43名学生,全部来自贵州贫困家庭。学生以“2+1”模式,前两年在毕节职院完成文化、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学习,第三年进广港集团定岗实习,毕业直接进广港集团工作,毕业即就业。
这个创新探索非常不易,难在哪里?毕节这所职院要以广港集团人才储备和岗位需求开设专业,学校没相应专业,没师资力量,这班如何开设?
创新实干的广港人有办法,教材我帮你们编写,教学基地我们拿钱拿设备帮你建,没专业师资力量,我们派老师和专家帮带,一起干。几年下来,150多名偏远山区孩子走出贵州大山,成为世界级大港--广港集团员工。不只是这些山区孩子的人生命运,他们的家庭也因这个全新探索而改变。
这个可复制的订单模式很快引发蝶变效应,“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精准扶贫工程也相继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落地。一批批经过专业技能培养的山区贫困孩子走出大山,走进广州就业,使一个个贫困家庭稳定脱贫有了坚实基础。
“订单班”校企双元职教扶贫模式的创新性和可复制性,使珠三角大型企业的各种“订单”如雨后春笋般落地毕节,也为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注入了发展动力,学院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快速提升,成为省内外颇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
这种“人无我有”的“广州样本”还有很多。各种广州力量在扶贫战场上大胆创新探索,以广州智慧、力量、速度,书写出一份份精准扶贫的广州答卷。
央央:你是作家,又是记者,曾在新疆工作、生活过多年,记者和边疆工作经历,对您写这部作品有什么帮助呢?
王雁翔:我从军在外30多年,每年休假都会回故乡一趟。尽管我的故乡不在贫困之列,但乡村在时代呼啸声里的寂寥与变迁,一直没有离开我的观察与思考,我熟悉乡村的过去与现在。
因为职业,高原、海岛、乡村、都市,我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广州扶贫的大部地区我之前都去过。我在新疆工作时,多次去过疏附。离开新疆时,疏附还是一个全县只有一条街道的戈壁小县,2010年5月,广州援疆人从东疆哈密转场疏附扶贫。
2020年秋天,我重返新疆,眼前的疏附让我有梦境般的恍惚。广州援疆人接力10年拼搏,疏附不仅脱贫了,而且仅广州援建的新城面积,就相当于广州珠江新城三分之二,疏附完成变成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巨变让我十分震撼。
好的报告文学,是脚板子深入现场一步一步采访出来的,必须亲身走到,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有记者从业经历和专业素养,采访是我的强项,更懂得从大量真实事件和人物里发现和挖掘独特细节,从细枝末节里看到容易被遮蔽,别人不易看到的东西,会看得更深更远一些。
我用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扑进现场探求、感受真相,捕捉到的东西不仅是真实的,鲜活的,还有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亲眼看到了扶贫战场上广州扶贫人的即时即刻、此时此地状态,用心灵感受他们的追求状态,看他们给偏远贫困地区百姓生活带去的勃勃生机。身到心到,我呈现给读者的环境、心灵激越才是可感的,读者才能透过万水千山看到奉献者的心灵世界。
在一线扶贫现场,我看到了信念、担当、责任,看到了无数广州扶贫人披荆斩棘,虽九死犹未悔的气魄,看到他们不管多难,也要啃下硬骨头与当地百姓一起幸福的执着。
使命、奉献、情怀、勇敢、奋斗,亲历一线脱贫攻坚战场,这些词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让人感佩落泪,细节丰沛的故事。在纵横起伏的高山与峡谷,苍茫的雪山与戈壁,探访那些古老土地上生机勃勃的千年巨变,从广州数以万计的扶贫人一棒接一棒的不懈拼搏与奋斗里,我听到、看到、感受到了广州力量、广州智慧,大话西游SF,也看到了中国发展巨变的铿锵步伐。
优秀的报告文学与优秀的深度报道一样,都具有先导性、典型性、深刻性,以其隽永之美、浩荡之气提升、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我在新闻与文学上的“两栖”追求,也是我写这部作品的“两翼”。
央央:采访中,您走进十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乡、村采访,可以给我们讲讲您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王雁翔:我利用假期,寻着广州扶贫人脚步,跋山涉水,奔向五大扶贫战场实地采访。走进国家深度贫困县、乡、村,跟广州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当地村民聊变化,走进学校、医院,听组团帮扶老师和医生讲述他们的故事,走进企业、扶贫车间、易地搬迁社区,看贫困地区新变化、新发展。难忘的故事特别多。
金进是黄埔区的扶贫干部,去贵州之前,他已有过三年扶贫经历,年过半百又主动申请,因年龄偏大,不符合选派规定,是区里特批才去的。他在贵州黔南州扶贫,挂职都匀市副市长,有一晚,他忙了一天,从贫扶点往回赶,凌晨在疾风暴雨中回到住处,突然失声痛哭?他为什么哭?当然不是苦累。他主动想方设法干,帮当地引进不少广东企业,还发动战友、朋友,支助了100多名山区贫困孩子,从初中一直支助他们读完大学。
在川西北炉霍,年过半百的王梦奎将高原反应的种种不适藏在心里,妻子放心不下,追过去照料他,一个人的拼搏变成了两个人的奉献。
广建集团干部李国轩赴疏附援建时,儿子刚上高一,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9年过去,他还在疏附奋斗,为了让各种援建工程提前峻工,当地百姓早日脱贫,他错过了儿子高考、毕业等许多该他参加的仪式,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采访时,跟我聊起广建人不舍昼夜拼搏的故事,他的眼里泪水直打转。
这样的故事太多。从广州扶贫人浸满汗渍的衣背上,匆促的脚步里,仅看到笑脸与欢喜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奋斗、焦虑、疼痛,沉重的思索是隐没在故事背后的。
在国家深度贫困县赫章县铁匠乡港华花卉基地采访,正在基地忙碌的员工周巧,手里捧着一束鲜花说:“你们要是能知道我心里有多幸福就好了!”
她的话让我心头一紧。在我之前,她曾接受过许多媒体采访。
她站在花丛里,手上捧着花,眼角眉稍都是舒心的笑容,身后山峦起伏,村舍错落,像一幅意境深远的乡村油画。谁能真正读懂眼前摇曳花海给了这个乡村女子多少快乐和幸福?有了广东企业,她结束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活,培训成长,成为家门口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不是所有幸福与开心都可以用语言表达。但从她脸上的神情,从眼前的画面里,我感受得到她内心激越的幸福。
广州扶贫人和企业家带着广州智慧、资金、科技、力量,走进贫困山区,贫穷远去,祖祖辈辈守着贫瘠土地土里刨食的农民称呼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园区和车间产业工人。这种巨变带来的幸福,野草般在心里疯长,但他们无法将内心感受用言语准确地表述给我,但我看得到,感受得到。
在黔南州都匀市墨冲良田坝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每亩平均年产值21000元,来基地参观学习的人惊得张大嘴巴,不敢相信曾经种水稻、玉米的田地,会有这么高产值。大山里劳作的庄稼人谁见过这么高的亩产收益?但活生生的现实就在眼前。
脱贫攻坚对贫困地区百姓来说,不仅仅是摆脱贫困,跟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小康生活,也是一场头脑风暴,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在穷困地区落地开花,给村民带去幸福日子,也教会了他们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气候还是曾经的气候,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曾经的土地,古老的河流仍旧日夜喧哗,但地里作物变了,耕作方式变了,收成变了,人的观念和思想像解冻的冰河,像春天苏醒的大地,曾经的夙愿在古老土地上像花儿一样怒放。
央央:你的这部报告文学,跟别的作家似乎不太一样,文学叙事偏向散文化,有一种非虚构散文的文本风格,而且文本意识也很特别,能说说这样写作考虑吗?
王雁翔:这部作品我采用第一人称的块状叙述结构,在精准扶贫主线下,医疗、教育、企业、消费、扶贫人,像一株植物下面的果实,疏朗有致地串在这株植物上,每一个章节,既是单篇纪实散文,又是紧密联结的整体。
记得茅盾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他说: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乎新闻和小说之间,是兼有新闻和文学特点的散文,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细节,真实、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精准扶贫是伟大时代进程中的历史性事件,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而参与事件中的扶贫人,本身具典型性和文学性,他们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一个个曾通人身上的投影。壮举背后是一个个肩扛使命担当,忘我拼搏的人,而文学的落点是人。我书写的广州扶贫人,都是参与这个伟大时代与社会变革中大写的小人物。
无论报告文学还是非虚构文学,都必须坚守真实性底线,它的力量、价值、震撼力、生命力,全在非虚构上,这种非虚构是全程的、全方位的,事件、人物、场景、情节和细节,都不能虚构。
真实性、文学性、思想性完美结合,才能写出人激越的情绪,人在大时代里的大情怀、大担当。因为我长期写散文,而且多是非虚构,所以我的写作是在场非虚构,通过在场的人、事、景、情,希望以现场感和纪实性给予读者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写人当然要呈现人的灵魂,没有思想的叙述,是苍白、枯索的,也是无力的。我的写作是人物和故事同步推进,以独特视角讲好人的故事,把创造历史的小人物身上那些被喧嚣与热闹遮蔽的,人性最温暖的东西呈现出来,让每个人物的奉献与追求里,都有值得读者琢磨和思考的东西,作品才会有感染力。央央:您说通过这本书,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广州力量、智慧、经验,可以具体聊聊这方面的感受吗?
王雁翔:全国脱贫攻坚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为什么这么说,黔西北乌蒙山腹地的毕节,被称为“三极之地”,是全国贫困程度最严重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全市六县一区,皆是国家级贫困县。
毕节市和黔南州,是广州扶贫攻坚的五大战场之一。广州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非常之举,从2016年至2020年11月,不算广州各种社会团体和民间爱心捐助,广州市累计向毕节市、黔南州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2.09亿元,从广东引进300多家企业落户毕节、黔南,实际投资达160多亿元,带动65万贫困人口增收。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宣布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广州对口帮扶毕节最贫困的威宁、纳雍、赫章,也是全国最后脱贫摘帽的三个国家深度贫困县如期脱贫,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一万元。
刺梨是一种维生素含量非常高的野果,被誉为“维C之王”,在云贵高原的山坡、田埂上随处可见。早在20世纪80年代,贵州就开始探索刺梨产业化发展,因为产品口感酸涩,技术单一,一直停留在果脯、果汁原液上,产品一直走不出大山。
2018年10月16日,广东省领导在贵州调研粤黔两地扶贫协作工作,贵州省领导反映他们的刺梨出不了山,看广东有没有办法助推一下。广药集团领导(集团董事长李楚源)晚上9点接到电话,第二天上午广药集团的调研团队就到了贵阳,行动之快让当地领导颇为惊讶。
短短98天,取名“刺柠吉”的时尚新款饮料、润喉糖、龟苓膏等系列新产品研发成功。
2019年5月14日,首批10万箱刺柠吉罐装饮料下线。很快,刺柠吉进入全国市场。
从项目考察调研立项、签署协议,再到新产品研发、上市,满打满算不到半年时间。
这就是广州速度与效率、力量与智慧,龙头企业的与品牌效能,让在大山里长了千百年的刺梨小果,一夜之间成了贵州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果子”。单贵州惠水县王老吉潮映大健康刺柠吉生产基地,生产线每天生产刺柠吉就达60万罐,每年可使10万个家庭增收不低于10万元。
为保证毕节市、黔南州22个县(区)庞大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广州不断加大对口帮扶财政资金投入,在产业、就业、科技、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发起强攻,如期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11月,两地14个深度贫困县、2666个深度贫困村出列,逾180.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亮晶晶的数字背后,是广州人的探索与追求,是数以万计的广州扶贫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读懂了大时代广州的担当与情怀,也读懂了中国的沧桑巨变。
现在,刺梨已经成为贵州非常响亮的名片。
央央:您希望通过这部非虚构文学作品,让读者从中收获什么呢?这一套丛书的关键字是“追梦之路”,写《一个都不能少》这部作品,您从广州扶贫人身上看到了怎样的“梦”?
王雁翔:这部作品写的是广州精准扶贫,也是全国扶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朵浪花,一个缩影。
人是文学的生命与灵魂。我在书的后记里说,扶贫攻坚战场上的奉献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创造”的特有的、朝气蓬勃的人群。他们是一群肩负使命的人,一群为另一群人拼命的人,一群普通而精神明亮的人,怀着炽烈深情播种爱与幸福的人。
这部作品,写得是广州精准扶贫故事,也是奋斗与梦想的故事。我相信读者不仅能从扶贫攻坚战场上看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波澜壮阔的细部,看到社会发展进步的坎坷、艰难,看到奋斗者内心的光芒,并从广州扶贫人铿锵的脚步看到远方,让梦想与温暖成为自己笃定前行的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亿中国人一个不少地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一个崛起有一个崛起的密码,追求梦想,实现全面小康,我们为什么能成功?有什么基因和密码?每一个在时代大潮中奋勇拼搏的人都清楚,所有坚实的成功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从出发地看初心,看远方,这部作品写的是现在,但从中看到的是更美好的明天和未来。有梦想,脚踏实地,走过坎坷,就能遇见美好,看见未来。
王雁翔,甘肃平凉人,1989年3月入伍,军旅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广州。
作品见诸《解放军文艺》《四川文学》《山东文学》《天涯》《作品》《广西文学》《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等刊。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3次,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一等奖,长征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双年奖、黄河文学奖等,出版非虚构作集《走在高高的山冈上》,散文集《穿越时光的河流》《我的故乡下雪了》、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也不能少》等作品多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星河 Literature
高品质文学阅读平台
文章赞赏全部归作者所有,文责自负
投稿:1370987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