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

2021年第一天,有许多华为用户发现,《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腾讯系游戏没办法从华为应用商店下载了。一则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爆炸:华为游戏中心社区宣布,因“腾讯游戏单方面就双方合作做出重大变更”,随即作出腾讯游戏从华为平台下架的决定。很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多数网民支持华为,有人说要给孩子用华为手机,“这样他就玩不了游戏了。”懂的人回复他,“只是不能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换个应用商店或官网都能下,就是稍微麻烦点,不能玩游戏是不可能的。”18个小时后,风波迅速平息,华为宣布重新上架腾讯游戏。深圳南山区和龙岗区的两大巨头公司在2021年第一天,重新选择了握手,而不是对抗。外界普遍认为,这次风波的矛盾点是由于双方在游戏分成上的比例没有谈拢,这进一步暴露了游戏分发渠道与游戏CP(内容提供商)之间的矛盾。国内安卓商店一直以来采用扣除支付通道费后总流水“五五分成”的分账方式,而在谷歌、苹果应用商城则是3:7,用户从华为、小米、OPPO等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游戏后,每充值100元,就有50多元进了手机厂商的兜里,游戏开发商都苦不堪言。游戏类似于电影,要先有公司开发出来,请具有发行经验和渠道的公司来代理发行,承担游戏的市场推广和运营工作,最后通过渠道方送到用户的手里,比如安卓、苹果应用商店,或抖音等广告平台导流到官网下载。其中,研发和发行(运营)属于相对较重的资产投入,耗心费力,但手机渠道方不仅收“过路费”,而且还参与用户付费全过程的分成,这被视为手游发展的“拦路虎”之一。根据万国证券的研究,假设安卓联运(传统应用市场)分成比例由5:5 降至4:6 和3:7,则研发商价值分配得到较大改善(从18%升至27%,研发环节产值增长50.5%。“不知道是不是大势所趋,但绝对的,游戏行业正在寻求改变。”一位游戏行业人士说。华为和腾讯贡献了2021年的第一个瓜,也说明巨头们的博弈进入了深水区,以往墨守成规的“惯例”和行规随时可以被打破,没有永远躺赢的赢家,谁的拳头硬,谁才有说话的权利。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内容为王”的胜利?2021年1月1日凌晨1时,华为游戏中心社区发布公告:“因腾讯游戏于2020年12月31日17点57分单方面就双方合作做出重大变更,导致双方的继续合作产生重大障碍,经过我司法务谨慎评估,我们不得不依照腾讯单方面要求暂停相关合作,将腾讯游戏从华为平台下架。”“我们敬佩腾讯游戏在行业内取得的成就和绝对的市场地位,虽然不赞同但也理解腾讯基于此提出的要求。”华为游戏中心在公告中补充说。随后,腾讯游戏社区也发布公告称,“因华为手机游戏平台与我们的《手机游戏推广项目协议》未能如期续约,导致今天凌晨腾讯游戏的相关产品被突然下架。目前我们正积极与华为手机游戏平台沟通协商,争取尽快恢复。”此前,根据《财经》获得的消息,华为已同意降低分成比例到30%,但不巧的是其他合同变动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尤其包括合同期限和终止合作的条款,一位腾讯游戏知情人士说,“以前签一次是长期,比如10年,腾讯想改成短期或者定期调整。”《财经》的消息也暗示了开头的快速反转,两者从对抗撕裂到再次达成合作,没有超过24小时。如果双方在金钱利益分配上达成了一致,那么其他的细节商量起来也较容易快速达成。燃财经查询“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发现,根据《华为应用市场联运服务协议》,一款应用想要在华为应用市场推出,除了缴纳3%的渠道费外,还要参与华为应用市场联运服务基于RSRA(收入分成总额)的分成,其中规定,在中国大陆,游戏类应用在“应用内购买”时,华为与开发者的分成比例是5:5,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则是3:7。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来源 / 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 燃财经截图万国证券的相关研报指出了国内安卓渠道分成比例较高(五五分,苹果则是三七分)的原因:第一,中国游戏行业的增长由下沉带动而不是品质带动, 背后的主逻辑是“拉新” , 因此渠道更为重要;第二,以手游为主的游戏行业受到低端机束缚, 性能差异较小,产品同质化严重;第三,存在坚固的渠道联盟。“这次受益最大的可能不是腾讯,而是网易、三七互娱等游戏公司,是整个互联网游戏市场。”互联网分析师、自媒体“互联网怪盗团”团长裴培在1月1日晚间的视频号直播里评价说。目前,游戏公司分发渠道主要有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和今日头条、抖音等买量方式。近几年,安卓应用商店的重要性一直在下降,根据裴培了解,从2017年到2020年,整个游戏行业的25-30%的资金以广告买量的形式流向了抖音。“不过,现在,一些重度游戏的抖音获客成本已经到达了300元,流量被洗得差不多了,游戏公司到最后是给抖音打工,根本赚不了钱。”所以,如果华为和腾讯就分成比例(比如三七分或者更低)达成统一意见,那么,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应用商店渠道的性价比会明显提升,这些公司有可能将投放资源加大投入到手机应用商店里。“公司(腾讯)一直在倡导降低渠道商的营收分成到更为合理的水平,也出现了一些游戏开发公司干脆绕过传统渠道商,寻找新渠道的现象出现,我们感到印象深刻,而且高度赞扬这些做法。”腾讯第三季度披露当日,11月12日,腾讯首席战略官James Mitchell在电话会议上说。他赞扬的对象是《原神》的开发者米哈游以及《万国觉醒》开发者莉莉丝,在2020年10月,后两者宣布放弃在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安卓手机的应用商店上架,而是选择在B站、官网等渠道上线。网易CEO丁磊也表示出赞扬,“中国是全球游戏发行成本最高的国家,国内安卓的发行渠道相比海外贵将近70%,海外只要30%,而中国是50%,所以渠道费用下降的空间很大。我们很认同像米哈游的《原神》通过自有渠道发行,这是非常出色的发行手段与市场行为。”游戏产业的第二梯队开始反攻,作为带头大哥的腾讯,自然要酝酿雷霆一击。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华为斗法腾讯为何此次是腾讯和华为开撕而不是其他手机厂家?在裴培看来,主要是存在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硬核联盟里,腾讯和华为的关系不太好,这次的事件是测试市场尤其是硬核联盟其他成员的反应;另外,在2017年和2018年《王者荣耀》最火的两年,来自华为应用渠道对它的贡献很小。事实上,腾讯和华为的相爱相杀可以追溯很久。有市场传言,华为手机一直针对腾讯游戏有序开发“负优化”功能,但一直未能得到证实。除了游戏分发渠道之外,华为对用户数据的觊觎与腾讯对用户数据的敏感,曾爆发过数次交锋。2016年12月,华为荣耀手机事业部发布荣耀Magic手机,该款华为手机首次尝试人工智能应用。该款手机可根据微信聊天内容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通话、购物等时候也能提示相关服务信息,这些均是华为与科大讯飞、高德、支付宝、携程等APP深度合作研发的结果。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这款手机的功能引起了微信团队的警惕,微信曾还调整过对Magic的接口,导致Magic用户微信使用出现问题。腾讯方面认为,华为不仅在获取腾讯的数据,还侵犯了微信的用户隐私。华为方面则比较强硬,认为荣耀Magic获取的数据都经过了用户授权。腾讯没办法,最后向相关监管部门提出申诉,但监管部门建议双方自行处理矛盾,此事不了了之。而早前,很多华为手机用户存在无法使用微信指纹支付的情况,背后也是华为和腾讯之间关于用户指纹数据是否上传到腾讯云端的争议,后来,华为手机又能支持微信指纹支付,华为方面称,旗下全系列手机指纹数据均保存在设备本地,因此应该是腾讯做出了让步。但是在腾讯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手机游戏市场,华为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早在2019年,腾讯调整了旗下各大游戏平台的分成比例,如应用宝平台上游戏厂商与腾讯的分成就为6:4,同时,它向向手机制造商和应用商店平台方提出了新的分成比例,要求从新游戏中获得高达70%的销售分成,涵盖独家代理的游戏《剑网3:指尖江湖》以及部分新品。只不过,《剑网3:指尖江湖》并未引起大的浪花,所以那次同样不了了之。2020年12月25日,《使命召唤手游》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布;但腾讯方面因就游戏分成问题向华为施压,一度未将游戏安装包提供给华为公司。经过一番僵持后,腾讯提供了游戏安装包,但华为渠道层面却无法领取到开服活动赠予的“AK117枪械皮肤”。以往的强硬,如今的妥协,似乎也预示着时代的变幻。2020年的华为手机业务,先有8月美国极限打压,面临“无芯可用”,后在11月剥离荣耀业务,华为手机业务发展进入瓶颈。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急需活水补充弹药,方能在主营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双重打压之下,保持定力和发展的节奏,而游戏分成——这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它自然不会放过。分成收入对于华为这样的技术服务商来说,可能数量很少,但在毛利率的支持上,却是实打实的。以小米举例,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由2019年第三季度的9.0%降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8.4%,主要是由于增強了促销力度。互联网服务分部毛利率由2019年第三季度的62.9%降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60.4%, 主要是由于金融科技及游戏业务毛利率下降所致。在各大互联网报告里,游戏类应用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应用时长,都比不过即时通信类和短视频类APP,不过,在付费意愿和现金收益上,游戏类应用是真正的“现金牛”业务。美国一项数据显示,美国网民花在游戏类应用上的支出在他们全部开支中所占的比例高达90%,而且手游类应用不管在Google Play还是在App Store上都是下载量最高的应用。据Newzoo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174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6%。按照平台来看,手游市场规模为863亿美元,占总游戏市场规模的49%,同比增幅25.6%领跑所有游戏平台。其中,智能机游戏市场规模749亿美元同比增长29%;平板游戏市场114亿美元,同比增幅7.3%。其中,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行业收入2991.2亿元,同比增长仍能达到16.5%,用户规模为6.43亿人,同比增加2.7%。可以说,渠道商多一个分成百分点,就可能多出数亿元的收入根据艾瑞咨询《2019年硬核联盟白皮书》分析,2019年,预计中国移动游戏设备安卓比例将达到80.2%,相比18年提升2.5%。其中,硬核联盟在游戏用户中的渗透率保持了稳步提升,从2018年64.4%增长到2019年的65.7%。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图源 /《2019年硬核联盟白皮书》而华为是中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发行量最大的手机品牌。它每年从“硬核联盟”里获得的收益非常可观。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巨头的争斗是行业常态人们或许以前从未想到,以通信技术为核心业务的华为会与以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腾讯迎来一场争端,但大公司之间合作和竞争共存,前一秒还是势均力敌,后一秒可能就力量悬殊,竞合关系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巨头摩擦是行业的主题,几乎没有哪个大公司能幸免。类似渠道与内容之争的案例还有很多,根本原因就是作为流量来源、自身话语权强势的渠道方经常把手伸向上游,使原本的合作关系变成竞争关系。2008年到2010年,百度和淘宝开战,那时,淘宝屏蔽了百度爬虫,禁止百度抓取淘宝网的用户数据、商品、交易数据,而后,百度开始大规模清理淘宝客网站的动态API内容。在快手直播业务早期,YY功不可没,很多原本打算来快手引流的YY主播在快手一夜爆红,于是快手从YY挖了大量主播,让把快手当成重要合作伙伴的YY措手不及,双方由合作变为竞争。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抖音和淘宝不外如是,淘系电商作为“互联网流量黑洞”,本来也只是想把抖音作为一片流量草原,没想到抖音不仅变成流量森林,还自己做起了电商业务,成了淘宝直播电商最强大的对手之一。大公司往往扮演着行业领头羊角色,随着体量的巨大以及对行业统治力不断增强,他们时常爆发冲突,他们边界互相重叠,“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争夺的核心是用户以及流量洼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到顶,不管是短视频行业还是电商领域,获客成本都在迅速拉伸。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高度趋向集中的行业,大公司往往将自己塑造成无所不能的全能型企业,他们对于整个产业链路的闭环有着深层次的执念,这种对于上下游业务的整合,通过投资并购或者其他方式,让大公司之间不断发生碰撞。不同于2000年代互联网的朝阳产业与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处处埋金的蛮荒时代,人们越来越发现,存量市场的厮杀与低迷的宏观经济,都让骨子里寻求“增长”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感到危机,大家开始锱铢必较,抢夺每一块有价值的土壤,在巨头眼里,再也没有“看不上”的小生意。摩擦甚至战争,将成为未来几年巨头之间的常态。

一位投资大佬的佛学投资框架(建议收藏)

导读:人生和投资到最后,都会上升到哲学的问题。我们看到的现象,变成了总结的规律,这些规律又变成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又变成我们的信仰。世界是由科学和数学构成的,哲学是将这些数学和科学统一之后的方法论,而神学用来解释我们无法解释的事情。

李国飞总的这篇投资框架,从一个更高的哲学(佛学)维度去看待投资。我的理解是,佛学和佛教是不同的,佛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有许多方方面面都可以由科学和数学解释。

这篇文章在不同阶段的阅读,都对我个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虽然在网上和国飞总认识多年,彼此从来没有见过。但这并不妨碍国飞总这篇文章的方法论,对我个人的影响。今天,国飞总把当时的方法论总结,又做了修订版,在获得授权的条件下,也再次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最后用我特别喜欢的《西部世界》那句台词:Free Will is Not Free。自由意志的获取,从来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获取。投资和人生,都是如此。

精华版序言

2017年年末,历经一年半的艰辛写作,我发表了《新乔布斯、禅与投资》一文,反响还是很热烈的,流传也很广,尤其是在投资界与IT界。但是,这篇文章长达6.3万字,要读完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前几天是发表这篇文章的三周年,在一些朋友的建议下,我决定编辑一个精简的版本,精要地展现原文的精华,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我对禅的新的思考。字数约1.5万字,专心阅读的话几个小时就够了。读毕如意犹未尽,建议再看文后的完整版。

发表这样一个精华版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阅读的门槛,让更多的朋友能了解禅是什么。禅源于宗教而又超越了宗教,是东方智慧的巅峰,但非常遗憾的是当代年轻人对它知之甚少。2017年发表的原文有个序言写道:

“禅是一门研究心的学问。我们每天都在用心,但我们对心的认知非常有限。心是天底下最幽深、最微妙和最不可捉摸的东西,我把心深入因缘、生起万法的能力分为愿力、专注力、创新力和洞察力,并详细探讨每一种力的内涵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相信会让我们对心有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六祖的禅是原始佛教的一次革命性的进化,它“不论”原始佛教的禅定解脱,从而一举摆脱了原始佛教很多沉重的历史负担以及夹杂其中的很多糟粕弊病,它更关注的不是来世,而是当下的内心。我当然是在学佛,但我更愿意说我在学禅。马丁路德的改革让古老的天主教脱胎换骨,六祖对佛教的贡献与他相比并不逊色,但是六祖之后,无人可以接过他的衣钵,以我的理解,禅在中土不但没有继续向前发展反而大幅倒退了,如今佛教给人的感觉甚至是陈腐、愚昧和迷信,一些教派的某些见地不但不导人智慧,反而导人愚痴,令人扼腕长叹。感谢乔布斯——伟大的企业家兼虔诚的禅宗信徒,正是他传奇一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让年轻人重新关注禅,这是我以乔布斯作为全文开篇的原因。”

“以我的理解,禅既古老悠久而又年轻新锐,禅不消极厌世而是积极进取,禅不愚昧迷信而是睿智自信,禅是无限可能,禅是“follow your heart”,禅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禅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心从而心生万法,进而开创美好未来。

禅如此精深的大智慧需要传承,今天是时候重续六祖法脉并与时俱进。我抛砖引玉,以待来者。

2020年11月28日

前言

乔布斯是当世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禅宗教徒。他少有慧根,17岁那年,他远赴印度寻找圣人寻求精神启蒙;18岁那年,他开始追随日本禅师乙川弘文学习曹洞宗的禅法,从此禅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禅是什么?禅是梵语“禅那”的简写,最早源于印度,意思是静虑。乔布斯所修的禅法属于曹洞宗,源于六祖惠能。六祖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通过禅修,一旦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乔布斯一生精进修行,禅对他的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他的境界如何?我一直都在努力思考这些问题。

腾讯割肉华为(腾讯针对华为的反优化)大话西

半年前的一天读到《乔布斯传》里的几段话,我突然豁然开朗,深受启发。书里写道:“史蒂夫拥有现实扭曲力场”、“有他在的时候,现实都是可塑的,他能让任何人相信几乎任何事情,等他不在的时候,这种力场就会逐渐消失”、“陷入史蒂夫的扭曲力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是正是这种力场让他可以真正地改变现实。”乔布斯拥有一种神秘的无比强大的力场,强大到足以改变现实,这不就是禅所说的“心生万法”吗?当代高僧一行禅师有一本书叫《心力》,里面写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否把这种力量充分开发出来要靠个人的修炼。乔布斯则把心力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随着深入研究乔布斯的各种资料,我逐步意识到,乔布斯强大的心力,是多层次的,不仅仅包括他勇于颠覆世界、无所畏惧的“愿力”,还包括他一往无前、如激光般聚焦的“专注力”,源源不断、无中生有的“创新力”,以及超越表象、洞察本质的“洞察力”。这四种力量聚合在一起形成强大无比的合力,强大到一次又一次颠覆这个世界。

下面我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我对这四种心之力的理解,第二部分是结合心力这个概念,比较系统地阐述心力禅的几个重要见地。

第一部分 心之四力

一.愿力

愿力,原来是佛教用语,誓愿的力量,借用到今日语境,是指人长远的强烈的追求。稻盛和夫(日本传奇企业家,也是一名非常著名的禅宗信徒)对此有精彩的论述。他说:“我希望人们能铭记这个宇宙法则,那就是: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愿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也许有人断定此言极其神秘不予接受,但是,这是我在此前的人生中多次体验后确信不疑的不二法门”,“如果用20年、30年或更长的时间来看的话,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他们自己曾经在意念中描绘过的”。我把稻盛和夫的话总结一下,就是五个字“愿力即人生!”

我有一位做投资的朋友,学习佛法后,有一天跟我说:“我学佛越学越困惑,佛法说人生不过是场幻象,还说执著是人生痛苦烦恼的根源,我这么努力投资赚钱,还想成为巴菲特,这应该是一种执著吧?我是不是在自寻烦恼?”这位朋友的困惑非常有代表性,和我们探讨的人生追求即愿力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开导他,我和他讨论了两个问题。

首先人生是不是一场幻象?佛陀证悟后发现,人自身,和世间的一切现象都一样,只是一些因缘(条件)的聚合,很不稳定。人一生的际遇,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健康、美貌、财富、地位等随着条件改变,也会跟着改变,甚至严重受损。人生沉浮起落、动荡不安。因此,人的一生,就像一个幻象。佛陀从来没有说生命是不真实的,当下这一刻,“自我”是真实存在的,不过这个“自我”,在下一个当下,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但是不能因为“自我”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就否定“自我”当下的真实存在。无数个曾经的“当下”连在一起,构成了我们至今为止的一生,而下一个“当下”,则充满了无限可能。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如露如电,但是在这段时间里,“自我”的存在是真实的,不是想象或者虚构出来的,否则我们讨论人生追求就毫无意义了。佛陀说生命如幻象是提醒我们要用动态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生命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是佛法说的执著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普通人努力工作有所追求,肯定会涉及到金钱名誉地位等所谓世俗意义的成功,是不是就是一种执著,从而产生无尽烦恼?实际上,人生有所追求,愿意付出努力去实现,是非常美妙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是幸福的源泉,相反一个人无所事事,往往非常痛苦。佛法说不要执著,不是说努力工作有所追求,包括世俗意义的成功本身有什么不对。而是说我们所追求的这些东西,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尤其是不好的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执著于之前的状态,而是要接受现实并欣然面对。如果执著于之前的状态,无法接受变化,这才是执著,这才是烦恼的根源。佛陀说人要有“出离心”,不是指出离这种追求,而是出离这样的一种执著。再强调一次,努力工作追求成功和佛法说的执著没什么关系,不能接受改变那才叫执著,才是烦恼的根源。

有一个古老的问题一直非常困扰人:那就是我们在世间有所追求,是不是有个度的问题?在这个度以内就是合理的,超过了就是贪得无厌从而滋生无穷烦恼?其实我们应该超越“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秉承“行菩萨道”的精神、合理合法去追求成功,那么他越有成就,就越能帮助世人,对这个社会贡献也越大,这是功德无量、天人共庆、皆大欢喜的事情。有些人觉得小成即安,知足即安,这种选择并没什么不好,但有人选择毕生不懈努力,永无止境地探索,如乔布斯、稻盛和夫,他们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对财富名利的追求,那当然非常值得尊重。烦恼事关执著,而执著与所谓“度”并不直接相关。有烦恼了,我们需要反省的不是所谓“度”这个问题,而是我们对待变化的态度。

愿力大的人,意志力自然强大,遇到困难不逃避,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愿力大的人,心如强磁,会对他的追随者有致命的吸引力。乔布斯著名的“现实扭曲力场”的那个力,我觉得主要包括两种力,其中一种是心力中的愿力。他的愿力太强大了,所呈现出来的火山爆发一般的激情、无坚不摧的信心、势不可挡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人,让全世界最有能力、最有激情的一群天才们对乔帮主倾心追随,协助他一次又一次地颠覆了这个世界。

你的追求是什么?你的愿力有多大?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乔布斯的忠告是:“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内心真正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跟随你的直觉和心灵,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愿力就像一颗种子,会发芽,会长大。台湾阿里山曾经有一棵树,4000岁了,很高很大,被称为阿里山神木,是台湾著名的景点。台湾郭台铭说过:“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绝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

二.专注力

强大的心力的基础是高度的专注力。佛学说心念如暴流,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在我们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闪过。我们在工作中非常容易走神,开小差,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有时候虽然意识到了,却无力自拔。禅修是非常好的修炼专注力的方法。我曾经参加过一次缅甸内观禅的修炼,包括坐禅与行禅,颇有收获,专注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当我们的心通过禅修可以保持高度的专注,也就是禅学常说的“定”或“止”之后,我们就慢慢开始进入“观”的阶段。观什么呢?观察身体运动的现象,体察身体细微的感受以及各种念头的生灭,洞察一切现象无常无我的本质,从而开启我们的智慧。

乔布斯短暂的一生中至少五次颠覆了这个世界,可见他思考的效率是何等的惊人。我相信只有极高的专注力,才会有如此高的思考效率。乔布斯这种非凡的专注力,我相信与他几十年所坚持的禅修有重大关系。打个比方,普通人的心的专注力就像打开手电筒的一束光,光很弱,也很散乱,照到几米外已经很模糊了,而乔布斯的心就像一束笔直的激光,能照射到很远而不散乱。这么强劲的一束光,能量当然无以伦比。

我把禅修分为两个层次:初级的层次就是做每一件事情,都能保持高度专注;更高级的层次,就是在保持高度专注的基础上证悟空性(什么是“证悟空性”,后一章会有介绍)。我在后面会总结证悟空性的三种方式,我先举例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在高度专注的基础上思考事物的因缘,洞察本质,这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禅修。

乔布斯所说的专注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聚焦“focus”。之前所说的是集中精神“concentrate one’sattention”,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专注和简单(focusandsimplicity)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乔布斯所说的这种专注和简单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太复杂,心即散乱,就很难保持专注,只有简单,才能做到专注,只有专注,才能极致。

三.创新力

1.空性的世界

所谓创新就是无中生有,包括思想、产品、艺术等,重大的创新我们称为颠覆。乔布斯至少五次颠覆了这个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乔布斯找到了颠覆这个世界的密钥,我个人认为,禅学中的“空性”,正是这把密钥。

什么叫空性?也就是缘起性空。缘起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是由一些条件(因缘)聚合在一起而生起的,这种生起,性质是“空”的,“空”是指这些条件都不是稳定的,一旦一些重要的条件发生改变,事物的性质就会跟着发生变化,因此,一切事物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都不是常住不变而是在变化中不断发展的。所谓证悟空性,是指通过修行,不但在理论上明白这一点,更要在实践中证明这一点。证悟空性,是佛法修行人(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修行目标,只有证悟空性,我们才能彻底解脱而圆满自在。

《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谓“相”是一个事物的表相,所谓“非相”是指我们不要满足于只了解它的表相,而是要穿透它的表相,弄清楚是由什么条件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聚合在一起生成这个事物的。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明白事物的本质了,智慧觉性也就生起了(“即见如来”)。更进一步,如果我们可以把一些条件聚合在一起,加加减减,颠来倒去,进行各种异想天开的组合,看看是否可以成立,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成功机率很低的过程。但一旦真的可以成立,那么所谓创新就横空出世了。这个过程和用积木搭新房子是很相似的。

以乔布斯发明iPod为例说明,乔布斯很早就打算开发一款类MP3播放器产品,但一直觉得时机不成熟。直到2000年,他知道日本东芝发明了一种微型硬盘,体积只有一美元硬币那么大,但容量高达5G。乔布斯敏锐感觉机会终于来了,接着苹果很快找到了一种电池,可以支持连续十小时播放音乐。最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歌曲在哪里呢?乔布斯和五大唱片公司谈,可以在iTunes商店上售卖单曲,价格最多只能是0.99美元。总结一下,硬盘、电池、歌曲这几大关键条件全部具备后,iPod销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颠覆了整个音乐唱片行业。

根据这个思路,还可以有各种灵活组合的方式。例如,我们可以把一个因果条件的次序进行调整,看看有什么效果。有个案例,传统电视选秀节目是老师选择学生,但是,“中国好声音”的做法却是学生选择老师,指导老师为了吸引学生加入他的战队而想方设法,抢学生的场面新颖而火爆,结果一炮走红,成了一款现象级的综艺节目。

再看另一种方式,就是在设计的时候随机增加一个条件,看看能不能成立。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一次我做这种创新练习,设计一款新的杯子。我问一个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她说看到了一只温度计,温度计和杯子有什么关系呢?我灵机一闪,妈妈给婴儿喂水的时候,总要反复用热水混一些冷水来调试,非常麻烦,为什么不可以生产一种可显示温度的杯子,以减轻妈妈的负担?

再介绍一种方式,就是思考某件事情有哪些特性是最重要的,大家认为是最理所当然的,然后考虑能否打破这种特性。举个例子,商场提供服务,商家交纳租金,天经地义。eBay来中国发展的时候,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马云开淘宝却说不收钱,各路商家蜂涌从eBay迁移到淘宝,生意非常火爆。那淘宝怎么赚钱呢?它卖“搜索排名”。这个完全创新的商业模式被证明是利润极为丰厚的。马云这个创意价值多少?最新是超过了4500亿美元。

2.将心注入

下面我换一个角度继续探讨创新的问题。大家看一下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里的灰林鸮是我在2016年2月于大雪纷飞的黄昏在加拿大班夫的一处树丛里拍到的,这只灰林鸮那一刻刚好把翅膀收起来在空中滑翔,双目有神,姿态奇特。灰林鸮在《哈里波特》里是魔法世界传递消息的信使,我当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它就是那个信使,魔法世界有大事发生,它有一封非常重要的信要尽快送给哈里波特,它非常努力,日夜兼程,最终不辱使命。这个故事如何?我自己都被打动了,可能评委也被这个故事打动了,最终这张照片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2016年全球摄影比赛中国区的二等奖。

这只真实的灰林鸮随着快门一按,它飞进了我的心。当它飞进了我的心后,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它已经从客观时空分离出来,失去了时间的广延性和空间的延展性,继而成了我内心所编织的一个动人的故事的主角——“魔法信使”,它从一个客观事物变成了我的纯粹的精神现象。从那刻起,它就不再是一只普通的鸟了,它承载了我对它的一些感情或者幻想。可以说,这只鸟由于我“将心注入”,它重获新生,有了全新的意义。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DeBeers这句广告词大家都听过吧?钻石不过是块闪烁的石头,但被注入“爱”后,它就成了爱情浪漫坚贞的象征,身价百倍。

看了乔布斯1987年接受采访的一段视频,深受启发。他说:“嬉皮士运动启发了我,许多人想找回生命的意义,我想把这种精神注入产品里,只要用户使用产品,就能感受这种精神。麦金塔用户真心喜欢我们的产品,在这之前你很少听人说真正喜欢某种商业产品,但你可以从麦金塔感受某种奇妙的东西。”

iPhone问世的时候,它的质地、线条、色泽,还有你抚摸着它的那种手感,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神秘的魔力,全世界无数的人喜欢它以致为它发狂。生命简约优雅,自成其美。世尊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我觉得乔布斯正是那个见拈花而破颜微笑的人,而且他通过一个手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把他的领悟传达给全世界。

对乔布斯影响很大的一本书——铃木俊隆的《禅者的初心》写道:“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惟一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创新,或许更接近创新的本质了,乔布斯以颠覆世界为己任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实践铃木俊隆禅师的这句话。

3.心无所住

换一个角度继续探讨创新。禅宗有些话例如“石上裁花空中挂剑”、“无柴猛烧火”、“三冬花木秀,九夏雪霜飞”,叫人摸不着头脑。禅宗不过是用这些故事,打破我们对常识、科学等根深蒂固的各种限制。

《金刚经》有一句著名的经文“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听了这句经文而开悟,什么叫“生其心”,就是我们的心生起一个念头,例如思考一件事情。什么叫“无所住”,就是我们不要被现实的各种条件所束缚。因为所有这些条件、限制都是暂时的、脆弱的、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甚至消亡的,心所想久“住”也“住”不下来。

我们说禅是超越逻辑的,为什么呢?因为所谓逻辑,换一个角度看就是现成的思维路径,这条路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是有一定规则的。而禅则强调无所住,就是要大家走一些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既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该往何去。无所住而生其心,意味着抛开一切成见,打破一切框框。所谓创新,正是如此。

1997年,苹果公司制作了非常经典的一则广告“Think different”。我觉得“无所住而生其心”,译成英文“Think different”也还不错。广告中的那些特立独行、打破常规的伟人和乔布斯本人,正是践行“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而改变世界的光辉典范。

举个例子,2010年,Uber诞生,把私家车组织起来当的士用,打车价格便宜很多,大家都很喜欢,但这种做法和绝大部分国家的的士管理法规是相抵触的,Uber因此到处被人投诉甚至打官司。但在全世界民众的支持下,很多国家先后为Uber修改法例,从而合法化了。这个大胆和“违法”的创新,现在的估值超过600亿美元。

4.小结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通过参禅证悟空性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我模仿一下,表述一下我的见地:

参禅之初,看一栋屋子,就是一栋屋子;禅有悟时,看一栋屋子,不是一栋屋子,而是想象中的一栋屋子(这栋房子被拆得只剩下骨架,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禅中彻悟,看一栋屋子,还是一栋屋子,想象中的那栋屋子隐身于现实中的那栋屋子之中。

参禅之初             禅有悟时           禅中彻悟

参禅之初,你看到的是一间很结实的房子,但那只是它的表象,这种表象也是当下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你用眼睛看到的。

禅有悟时,你看到的是房子的本质——支持房子存在的条件(因缘),此处用房子的骨架来代表这些支持条件,这样的一间被拆得剩下骨架的房子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骨架不是恒定不变的,若有变动,房子就会变型甚至倒塌,因此这栋房子的存在是不确定的脆弱的,是随时可能变化的,用幻象来形容也很贴切,这个幻象,是你用内心“看”到的。

彻悟时分,你从幻象回归真实,但这个真实和参禅之初你所感受到的真实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真实是如梦如幻、脆弱不堪的,你眼睛看到的真实和你内心“看”到的幻象,已经虚实合一、水乳交融了。也就是说,你既看到了屋子的表象,又看到了它的本质,既看到了真实,也感知了幻象。禅修者同时生活在真实和幻象之中,既能真切感知当下的存在,也能预知未来可能的变化。这个境界,就是《心经》里的“空色不二”的境界。

修到“彻悟”,不仅仅可以预知未来的变化,更进一步,他还可能创造未来。通过洞察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那些因缘(条件),只要我们能够努力达至因缘俱足,那么我们就可以生起这些事物。上一章说了乔布斯著名的“现实扭曲力场”主要包括两种力,一种是愿力,还有一种我认为就是创新力。他的创新力似乎达到了接近随心所欲的程度,能够不断地创造颠覆性的新产品,一次又一次地“扭曲”现实。

空性智慧指导我们创新,如果反过来思考,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结论:进行创新就是在证悟空性!在空性智慧的指引下提升创新力,进行各种创新的尝试,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悟空性”的方式。一个人对空性证悟越深,他创新就越有可能成功。创新的颠覆程度和空性证悟的境界密切相关。我认为在实践中证悟空性主要有三种方式,这是第二种。

那第一种是什么?我在前面“专注力”一章其实已有介绍:通过观察身体、自然现象的缘起缘灭而证悟空性。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证悟空性的方法。

四.洞察力

洞察力是指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可能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乔布斯被公认为极有洞察力的一个人。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洞察力高度相关。我从两个角度谈谈我对洞察力的认识。

1.直觉力

我把洞察力分为直觉力和逻辑能力,直觉力似乎很神秘,是指追随你的内心的指引,不经过逻辑推理而把握本质的能力。逻辑能力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从小就从学校接受严格的训练。乔布斯的直觉力是非常强大的。1983年乔布斯在一个采访中说:“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中国禅宗与别的宗派的区别就是特别重视直觉力,六祖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他说他自己的经历“我于忍和尚处(指在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说的就是凭着直觉,一刹那顿悟佛法。禅宗的禅法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的就要摆脱文字、语言等的限制,以心传心,凭直觉直接证悟。

思考一件事情的本质,首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我们通过持续学习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知识架构,而我们的直觉力和逻辑力与我们的知识架构密切相关。对一个新事物进行直觉判断,需要有一个思考的原点,这个原点在你的知识架构之内,和新事物相关度比较高或者说“离得比较近”,然后在两点间寻找一个“一步跨越”的机会,所谓直觉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原来的知识架构越复杂越庞大,这个思考的原点就越容易找到,“一步跨越”的成功机率就越大。

洞察本质需要直觉力和逻辑能力一起配合来完成,逻辑能力通过分析事情的各项属性,不断接近本质,有点类似禅说的“渐修”。按禅的理论,渐修是无法直接证得的,最后“一步跨越”的那一步,看似一小步,但却是巨大飞跃的一步,只有通过激发直觉力,打破逻辑所营造的各种条条框框,瞬间的全部的获得,我们才能把握本质。这个意义上,直觉力类似禅的顿悟。

再换一个角度看直觉,直觉力强大的人,有一个共同特质就是敏感度很高,乔布斯说他的坐禅体验:“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总会平静下来,心里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这时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会更加透彻,也更能感受现实的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打个比方,坐禅相当于电脑“Reset”了一次,恍若重生。

2.不二

“不二”的意思是指平等而无差别,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被推崇为至高法门,它超越一切差别而直指本质,是洞察力的最高境界,因此我放在本章来讨论。

本文限于篇幅,就不详细阐述了,有兴趣的同学建议阅读原文。

3.小结

上一章我总结说证悟空性有三种主要的方式,介绍了两种,第三种就是:在空性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在研究一件事情时能够洞穿表象,深入探讨它的因缘,从而把握本质并总结规律。一个人对空性证悟越深,他对本质的认识、对规律的把握就会越深入,深入的程度和空性证悟的境界密切相关。

以上介绍了三种证悟空性的方式,第一种是比较传统的方式,比较出世,而另外两种则比较入世,但是这三种方式无分高下,殊道而同归,所证悟空性的境界并无分别。

第二部分 心力禅见地

一.指月之指

一般人把佛法和佛教混为一谈。佛法就是佛陀证悟的真理,精髓是缘起性空,就像一颗晶莹璀璨的夜明珠。而佛教是宣扬佛法的宗教组织体系,为了吸引信徒,会在佛法这颗夜明珠外面包装一些仪式、迷信、神话等等。为宣传佛法,外面加上适当包装有其必要性,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最终想得到的不是精美的包装,而是真理本身,但是很遗憾很多人已经混淆了两者。

现代人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呢?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学习用出世的智慧指导入世”,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说“佛教”是出世的,而“佛法”是真理本身,它既无所谓入世,也无所谓出世。把这门真理运用到出世修炼,如佛陀,效果很好;把这门真理运用到入世中的工作创业,如乔布斯和稻盛和夫,同样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在研究乔布斯的这段时间,我意识到,随着我们对空性的领悟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心力也会越来越强,相对于空性太抽象,不易把握确认,心力人人皆可感应,一个人内心变得越来越有力量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都会发生变化,不仅你自己,你身边的人都能感知。

禅非常强调“明心见性”,“见性”就是证悟空性,“明心”简单说来就是了解我们的心。心如此抽象和莫测,如何“明心”呢?我认为,通过细细体察我们心力的变化,从而深刻感受它无常无我的本性,就是在“明心”。心力确实是可以被感知的,佛法中的空性常会被比喻为天上的明月,那么心力,就是指向这轮明月的一根手指。

二.佛法在世间

六祖非常鼓励普通人在家修行,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我的工作是投资,我的爱好是摄影。于我而言,“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投资摄影,即是禅修”。

在世间修行以证悟空性,不是一个类似终点冲刺式的结果,而是一个螺旋阶梯式的、永无止境的、自我突破的过程。每跃上一个新的螺旋阶梯,我们对空性的理解就会发生一个重大的以至质的突破。

每跃上一个阶梯,我觉得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放弃顽固的“自我”,也就是要放弃之前个人的种种偏执和成见,回到初学者的状态,以虚怀若谷的态度接受各种方法,这时候我们的心就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第二阶段是重建强大的“自我”,他需要在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中“无所住而生其心”,深入思考事物的各种因缘并进行大量尝试,然后勇敢地提出新的“自我”的见解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一个痛苦的风险巨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后,“自我”涅槃重生,变得更加广博和更加强大。这两个过程可以归结为“先破后立,再破再立”。

我之前总结的证悟空性的三种方式,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都是对人的心力的重大考验。打个比方,每一个人的“自我”相当于一个小瓶子,瓶子的容量是有限的,总会装满的。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把这个小瓶子打破,愿意主动打破这个旧瓶子需要巨大的勇气;第二个阶段相当于重新生成一个更大的新瓶子,能否成功生成这个新瓶子需要更大的智慧。这两个阶段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瓶子空间越来越大的过程,就是我们内心力量不断增强,同时对空性证悟越来越深刻的过程。

三.心与世界的关系

心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

1.心生万法

“心生万法”是佛法的重要见地,可以说是佛法认识论的基础。王阳明说过“天下无心外之物”,这句话并不是说离开了心,物就无法存在,或者说天地间从来就有一个神秘莫测、不可言说的主体,它创造了这个世界,勉强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心”,而是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天下)。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是由他的心的感知(包括看到的、听到的、阅读而知道的等等)而形成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持续扩展自己的世界。这是“心生万法”的第一重内涵。

让我们看一眼这个客观世界,比如你朝热闹的大街看一眼,你所看到的真的是完全“客观”的吗?人第一反应都会说,那当然啦,怎么会有疑问呢,但实际并非如此。譬如我吧,可能看到了一位丰满动人的美女,而你可能只看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小狗。你对什么动心,或者说你的专注力放在什么地方,你就看到什么东西,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所谓的“客观世界”,你以为非常客观,其实只是你内心由专注而产生的一个主观投射,这是“心生万法”的第二重内涵。

以相机的镜头作比喻。内心专注于一件事情,相当于把镜头的光圈调到很大,用这个大光圈来拍照,只有焦点处的物体是清晰的,旁边的都是模糊的,这样一幅焦点清晰、周围模糊的照片,就是你所看到的客观世界。

你我的心都对一件事情保持专注,例如一朵美丽的花,你所看到的花就和我看到的花就一样吗?当然不是,你越专注,或者说专注力越强,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越细致越清晰。此外,你还可以转用显微镜去看这朵花,那么这朵花的肉眼都看不到的细胞壁你都了如指掌了,这是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境界。把镜头从普通镜头换成显微镜头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心的洞察力显著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看同样的客观世界,由于专注力和洞察力的差异,心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很不一样,主要体现在深度上,这是“心生万法”的第三重内涵。

我们的心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它还能通过分析生起事物的诸多因缘的变化,用它的创新力去构造全新的因缘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从而更深刻地改造这个世界,这是“心生万法”的第四重内涵。iPod、iPad、iPhone就是乔布斯“心生万法”的产品。在很多别的宗教如基督教里,人心是非常卑微的,它的任务只是顺从上帝的安排,而在六祖的禅里,心被提升到了极高的地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因缘俱足,我们的心就可以创造一切。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它自己的主人,它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

2.道由心创

日本人用心把禅注入工作中,化腐朽为神奇,把简单的工作提升到高妙的道的境界。本节探讨一下这种“道”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这种道的形成正是“心生万法”的重大成果。禅的“道”与道家的“道”内涵有所不同,可以理解成通过研究相关因缘之后,总结的一些阶段性的规律。

日本的茶道很能体现“禅道”的精神。日本茶道从客人怀着恭敬的心情踏进茶室所在庭院就已经开始,经过一些精心设计的仪式后,茶道大师为客人点茶,宾客致谢并传杯共饮,其庄严的程度,不亚于牧师主持一场小型的宗教仪式。主持茶道的大师已经不是一名简单的工作人员,他其实是一名哲学大师兼导演,在他的刻意引导下,宾客非常用心地合作,共同完成了一项即兴的隆重的行为艺术,一起追求一种超越现实、超越物质、关注内心的类似“禅的开悟”的非凡境界。

禅认为禅无处不在,哪怕最不起眼最卑微的东西都完整地蕴含佛性,都蕴藏着全宇宙的全部秘密,这就是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各个领域的匠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倍感神圣和充满敬畏,哪怕看起来再平凡。工作即禅修,平凡的工作被提升到道的境界,从此不再平凡,每一个真诚信奉这种工作之道的普通人内心充满了崇高的信念,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他们的人生从此不再普通转而熠熠生辉。今天中国提倡的匠人精神,其实真正的源头在中国的六祖,我们家有珍宝却暴殄天物,是时候重新挖掘提炼了。

在禅的世界里,心是道的主动的创造者,只要我们用心钻研,将心注入,我们也可以自创其道。这个“道”推而广之遍及各种领域,不仅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的茶道花道,也包括工作领域的投资之道、设计之道,还包括更高深的精神领域中的哲学宗教等等。老子之道、孔子之道、耶稣之道,甚至佛陀之道等,都是这些宗教或哲学大师们精进思考所总结的“禅道”中的一种,智慧非凡,但都不是什么天启的真理,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下人生之道。人生之道通俗来说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人的一生也是一些因缘的和合,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用心赋予它什么意义,你的心是你的人生意义的总设计师,不要再困惑于“我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要找到它”,而是思考“我到底要把什么意义注入到我的人生”,思考方式稍作转变,海阔天空,世界豁然开朗。

自由境界

换一个角度看“空性”,那就是“自由”,所谓证悟空性,就是打破框框,获得自由!禅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独特的,它从一开始就认为这些框框都是暂时和脆弱不堪的,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去打破它,乔布斯为什么好像很容易就颠覆这颠覆那,我相信禅的这种思维方式对他影响巨大。

禅强调回归“初心”,就是要我们放下成见,以初学者的心态接纳一切新鲜事物或者变化,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尝试不断突破自我,进行各种探索,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既饿又傻”,非常形象地呈现了人回归初心时那种永不满足、虚怀若谷、积极探索的状态。

如果有人问我是不是一名价值投资者,我认为不是,我甚至不认为自己是一名禅的信徒,因为一旦你给自己打上标签,就会自设囚笼,自我强化。我们要警惕各种执念,我们要勇于随时打破各种执念。

看一些古老的禅宗书籍,有人问“空性”是什么,那些禅师会不置可否,或者说“不可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其实这也是观察空性的一个角度。这从何说起?我从一朵花说起,“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也就是说从一朵花也能证悟空性。如果你证悟了,问你花是什么,你也会说“不可说”。为什么呢?我来解释一下,花是由很多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到底有多少种因缘呢?答案是无穷多,无穷多的因缘的和合决定了花的无穷多的特性,每一种特性都有无穷多的奥秘。例如花的颜色怎么会五彩缤纷?花开花谢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亿万年来,花的进化经历了哪几个重大的阶段?等等。佛经说“一花一世界”,一朵花虽小,但却蕴藏着一个庞大的世界。你问花是什么,让我如何告诉你?我告诉你花的某一个特征或某一个奥秘,那我就遗漏了它的无穷多的别的特征和奥秘,我没办法告诉你花是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花不是什么,例如花没有翅膀,花不会唱歌等。

有人说你告诉我花的主要特征就行,只是,即使面对的是同一朵花,摄影师心中的那朵花,和一位花农心中的那朵花,以及植物遗传学家心中的那朵花,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一朵花。哪一个特征是“主要特征”?你从你认为的“主要特征”进去深入研究这朵花,就像突然间跌进仙境的爱丽斯,你所看到的,是一个无边无际、色彩斑斓但同时迷雾重重、玄机四伏的世界,而且每一个跌进仙境的爱丽斯看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你真的全然了解这朵花吗?你真的能够回答花是什么这个问题吗?如果你明白了花不可说的道理,你也就会明白空性不可说的道理。

随着我对空性认识的加深,我越来越意识到人生就是打破一个比较小的笼子闯入一个更大的笼子的无限循环的过程。每打破一个笼子都非常艰难,因为每一个笼子看起来都坚不可摧。用什么打破笼子呢?用我们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是愿力,我们有没有强烈的愿望、有没有极大的勇气去打破它;然后是我们的专注力,只有高度专注如激光一般,我们才能积蓄所有能量去打破它;我们内心的洞察力和创新力就是具体实施的,它们努力尝试一切方法去打破它。这种力量要持续修炼,直至某一天,当我们的心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一脚踹破它,从而进入一个更大的笼子,获得更大的自由。人生所谓境界的高低,其实就是指你在一个什么大小的笼子里,人生的终极追求,就是把所有的笼子全部打破,迈入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获得彻底的自由,所谓成佛,正是如此。

铁矿石背后的秘密

 01

  澳大利亚铁矿石是中国钢铁企业57倍利润

  中国钢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比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起来还多。

  对应的,2019年,全球铁矿石的需求量是16.52亿吨,其中中国就买下了10.69亿吨,占全球需求量的64.9%

  按道理来说,中国可以左右铁矿石市场。

  中国若不买,铁矿石出口商会全线崩盘。 

  2020年疫情大爆发,除了中国,全球各地的很多工厂都停摆了,按照道理来说,更是中国左右买方市场的时机。 

  但是现在,铁矿石如同疯狂的石头,价格飙升,由2020年初期的772元/吨直线涨到了1042元/吨

  折算成人民币是160美元/吨,铁矿石的成本是多少呢?估算不会超过20美元/吨

  800%的收益率!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赚的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

  那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率是多少呢?仅仅为6.9%

  同样投资100块钱的工厂,他们随便刨下矿,一单生意挣回800块,成本的8倍,我们就只能挣6.9块。

  同样的付出,他们挣的是我们的115。 

  一边是澳大利亚的矿产企业赚钱赚得飞起,一边是我们的钢铁企业艰难谋生,在2015年时,31家钢铁企业上市公司合计亏损超195亿。其中,武钢股份该年亏损超75亿,成为当年A股的亏损王。 

  为什么我们作为市场的最大买家,却没有市场的定价权?

  02

  铁矿石涨价和制裁是否有关

  首先要说的是,铁矿石的涨价,和葡萄酒、大麦、牛肉没有一毛钱关系,我们就算买空澳大利亚的农产品,铁矿石今天还是得1042元/吨。

  有些人说是因为中国「制裁」了澳大利亚,所以澳大利亚矿石涨价,甚至说赶紧主动和澳大利亚缓和关系,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说得好像印第安人给北美匪帮送几只火鸡,北美匪帮就不抢他们的土地不杀他们的人一样。 

  2003年中国基建开始发力,铁矿石由原来的20美元/吨开始飙涨,到今年年初价格的100美元/吨以上,这个时候,和制裁澳大利亚有什么关系?

  我们什么都没干,价格就涨了5倍。

  有钱不赚王八蛋,铁矿石价格飙升,是因为我们没有铁矿石的定价权。 

  为什么没有定价权,我们不是铁矿石的最大买家吗?

  我们是铁矿石的第1买家,约占据了全球进口量的65%

  但是澳洲必和必拓公司,澳洲力拓矿业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3大巨头占据了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的70%

  铁矿石的出口,被垄断了。

  注:力拓矿业公司总部在英国,但铁矿石的业务主要是澳洲公司。 

  也就是是说,哪怕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全球其它所有出口铁矿石的散户的资源全部买下来,也就是30%,还不够我们所需要的一半。

  要买铁矿石,离不开这3家公司。 

  而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后面是复杂的股权和各种交叉持股,华尔街在里面布下重资,花旗银行摩根大通之类的都在,全部指望去敲中国的竹杠。

  而目前分布到各个国家,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占67%,巴西占19%,两家共计86%;

  注:出口量不等于生产量。

  离开这两个国家,把全世界矿业公司的铁矿石收回来也就是14%,更不够中国用。

  此外,如果从巴西进口铁矿石,航线距离是澳大利亚的4倍,在成本上贵得多。除了巴西,还有俄罗斯的铁矿石也比较多,但是俄罗斯的铁矿石位于俄罗斯中部,运输过来一样很贵。 

  所以,这并不是标准的买方市场,并不是我们说了算。

  03

  3个月不买澳大利亚就要跪,为什么不和澳大利亚硬刚?

  现在的铁矿石价格制定标准称为普氏价格指数,是一个国际金融资本掌控的信息公司。

  他们通过30家至40家最为活跃的企业进行询价,其估价的主要依据是当天最高的买方询价和最低的卖方报价,沽出一个差不多的价格水平。

  这个普氏价格指数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就是说铁矿石的价格制定和最大买主中国无关。

  其实这个东西是虾扯蛋,价格就是他们胡定的,好比现在规定茶叶蛋的价格是100美元一个,根本没用,因为没人去买,最终还是根据供需关系,由买方和卖方来决定。 

  那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和澳大利亚硬刚呢?凭什么卖那么贵!

  就50美元一吨,你爱卖不卖,不卖拉倒!

  我们不买,理论上这三家公司都要崩溃,顿顿吃海鲜的现在只能去吃糠。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直接87%卖给中国,我们不买,他亏得要连裤子都没了。

  3个月不买,所有的国际资本都得跪。 

  但很遗憾,我们刚不动,至少目前刚不动。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钢铁有直接关系,地产、基建、制造,没有钢铁都干不成。停掉一个月铁矿石供应,我们就没有钢铁,一个月直接面临万亿以上的经济损失。 

  不仅如此,中国有成百上千的钢铁企业,仅仅首钢就有8万工人,如果没有铁矿石,难道都去休息?

  而且没有铁矿石就没有钢,没有钢就修不了路铺不了桥,一条产业链都要休息。 

  而我们经济瘫痪,澳大利亚就两家钢铁公司遭遇危机,他们的损失是非常有限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总市值933亿美元,就算这个公司关门,我们一个月的损失至少也是他的10倍甚至100倍以上。

  必和必拓的雇员总数为3.5万人,就算他们全放假,上限也就是3.5万人。

  而且澳大利亚作为一个资源出口型国家,本地几乎都不需要铁矿石,几乎影响不了什么下游。

  华尔街或澳洲政府完全可以给这些企业补贴让他们撑几个月,而我们就很难受。

  或者说美国就希望这样,他死一条狗换中国发展停滞,这个买卖太划算了。 

  好比我得了病,只有药厂有药可以救我,这种药就对我有效,我不吃,这个药一分不值,但是我也会没命,所以我没办法和药厂刚。

  所以,筹码不对等,这是铁矿石价格下不来的根本原因!

  04

  艰难的国际谈判和间谍案

  而且,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中国一家对全球200多个国家,中国拥有绝对的定价权,但事实上是中国有103家公司有铁矿石的进口资质,这就相当于是103下游企业对3家国际垄断资源商的谈判,必然造成了议价上的难度,垄断资本非常容易操控价格。 

  3个人团结,和103个人团结,谁的难度大?

  如同工人罢工为什么总是失败?因为是上万个工人对抗1个资本家,资本家随便收买几个工人就开始瓦解工人阵线了。

  在以往的长协体制的价格谈判中,的确就出现了因内部不团结造成的价格控制不了的状态。

  要么出现间谍或汉奸,3大垄断资本派出间谍,找中国钢铁公司的工作人员行贿,拿到中国钢铁公司的所有数据和信息,谈判的时候对方直接把中国的所有数据和商业机密全部摆了出来,直接嚣张的说:别装了,你们都快断货了。

  我们一看傻了眼,衣服直接被扒光了,没办法谈了。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胡士泰间谍案。

  胡士泰出生于1963年,原籍天津,1997年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在力拓公司工作了相当长时间,与国内各大钢厂及矿石贸易商都比较熟悉。在1993年到2003年在中国期间,将中国的钢铁企业的情况和信息摸了底朝天。

  仅在2003年,给中国带来了7000亿的损失,就这7000亿,是澳大利亚GDP的10%,也就是说他仅一己之力,为澳大利亚贡献了10%的全国GDP。

  胡士泰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但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

  要么就是在国际谈判中步调不一致,导致始终没有主动权,有的钢铁公司先扛不住开始放水。

  如2003年宝钢和必和必拓谈判,结果宝钢咬死价格的时候,中国有的钢铁企业先扛不住了,因为供应链要断了,要停工了,先找必和必拓高价进了货,马上谈判就崩了。 

  结果现在就是这样,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乙方操控了价格。

  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双方筹码不对等。

  05

  我们自己的铁矿石能否解决问题?

  那我们自己的铁矿石呢? 

  澳大利亚储量占地球29.4%、俄罗斯为14.7%、巴西为13.5%,三个国家加起来占到了47.6%

  中国呢?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4大国,占全球储量的12.3% 

  但是,铁矿石好不好,炼钢有个基本的指标,就是铁石英石含量,我们的铁矿石30%-50%的含铁石英石已经是属于是富矿了,而勘探出的铁矿大部分都基本处在18%-30%,而且稍微好一点的铁矿都埋藏在较深的地下。 

  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不仅仅品相好,含铁石英基本都高达63%以上,而且就是在露天开发,成本非常低。

  两相比较,不仅品相不如澳大利亚,而且开采成本约是150美元/吨。

  因为铁矿石是基础性商品,如果全部用国产的,铁矿石价格太高,意味着整条供应链都会成本高,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所以即使是目前160美元/吨,把铁矿石的品相和炼钢的成本进行综合,还是进口比较划算,所以,目前我们铁矿石的依存度需要达到80%以上靠进口。

  06

  日本的解决方案

  问题怎么解决呢,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控股上游,在30年前,日本制造开始发力的时候,对钢铁的需求量大增,日本开始全面入股三大铁矿石企业,成为他们的股东,日本三家财团三井物产、住友财团和三菱财团从1993年开始不断的持有三大矿山的股份,到现在为止综合应持有铁矿石10%左右的股权。 

  结果日本作为矿山的老板,现在虽然自己根本没有铁矿,也需要买铁矿,却暗地里不断的推高铁矿石的价格,让中国去做冤大头。

  虽然日本也要多花钱买铁矿石,但是价格每涨1美元,他们的需求量只有中国的1/30甚至更少,在股权上的分红远远的超过了多花钱买矿石的损失。

  现在的情况就是日本和三大矿山一起敲竹杠。

  其实不仅仅是日本,三大矿山后面复杂的股权结构,是全球资本在一起吸中国的血。 

  而入股上游资源,打通供应链这件事情,中国也有做,但一旦中国发力,就被澳大利亚叫停了,到现在中铝集团拥有了力拓14.99%的股权,达到了澳大利亚监管的上限。

  再多股份就不给了。

  于是,中铝虽然也赚到钱了,相当于只是少亏点.....

  今天的时代已经变了,再想入股三大矿山,已经不可能了,华尔街的资本、澳大利亚、巴西都虎视眈眈的就等着拿中国当冤大头...... 

  这就是现在的状态,很无奈。但是铁矿石的上限价格也就是涨到180美元左右了,再如果提升,中国就只能用自己的铁矿石进行精炼了,三大矿山也不敢再无止境的提升价格。

  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临界点。

  07

  最大的机会,在非洲

  人民币结算、废钢回收、产业结构调整、卖家竞争能够缓解目前的局面,但这些都不是铁矿石问题的核心。

  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依耐性太强,超过了66%的进口来自于澳大利亚,停掉澳大利亚的大麦,葡萄酒,澳大利亚虽然疼,但也就是挨了两巴掌,如果没了铁矿石,澳大利亚就真的爬不起来了。 

  如果有新的矿山,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不仅仅是没人要的问题,是直接价格腰斩再腰斩。

  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是世界级铁矿。已控制和推断的铁矿石储量超过22.5亿吨,项目总资源量可能高达50亿吨。项目整体矿石品位不逊色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 

  2010年7月29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力拓集团就西芒杜铁矿项目签订具法律约束力的西芒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西芒杜项目。 

  西芒杜铁矿一共4个矿区,1,2号矿区由由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烟台港集团为主的公司组成了企业联合体几内亚赢联盟占统治性地位。 

  而2020年6月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联合体拿下西芒杜铁矿3号、4号区块40%股权;随后中国最大钢铁央企宝武集团正在洽谈接手中铝集团在项目上的股权,并联合其他钢企共同开发。

  我们在西芒杜铁矿的有效开采期是25年,西芒杜铁矿的开始全面开采的时候,就是澳大利亚真正要哭的时候。 

  但是,他们还能薅至少5年左右的羊毛。因为不仅仅要完成矿山的建设,还有怎么从遥远的非洲几内亚将矿石运到中国来?

  澳大利亚的矿石基本就在离海不远的地方,直接上船就过来了,几内亚的矿石在内地。 

  现在还有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要完成,一是新建一条650公里长的铁路线,联通西芒杜铁矿和几内亚大西洋海岸。

  不仅如此,还要在大西洋海岸Matakong处新建一座大型深水港口,Matakong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以南约50公里处的海岸。该深水港口将能够容纳40万吨的散装船停泊。

  现在我们的计划是5年之内完成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产出矿。第一期计划年开采6000万-8000万吨铁矿石, 第二期提高到1亿吨。

  中国每年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0亿吨以上,大约到2027年左右,西芒杜铁矿大约能提供10%左右的需求。

  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三大矿山的定价权开始瓦解的时候!也是澳大利亚真正要哭的时候。

  但在此之前,我们只能被他们薅羊毛,仅仅是多少的问题。

  08

  面对全球资本的狙击

  其实从1990年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国际贸易开始,几乎所有的能源价格都开始暴涨,中国几乎是被国际资本围追堵截。

  所有的大宗商品原油、焦煤、铜、铝直至大豆,没有不涨价的,而且都是几乎是几倍到几十倍的上涨,中国要什么就什么涨价。 

  国际资本,吃准了中国,我们几乎是用几倍的成本在发展经济。 

  但是很可惜,目前我们只能承受。 

  如果美国如果敢将中国踢出人民币的SWIFT体系是杀敌500,自伤1000,这个时候,所有的能源和大宗商品商都要哭,他们只能用人民币来结算大宗商品,事实上将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慢慢的形成新的结算体系。 

  如果美国敢不给中国用美元,你澳大利亚怎么办,给你人民币你不要,澳大利亚的铁矿就只能去死。

  但是现在,我们还不能掀桌子。

  就是刚开始说的,我们敢停掉经济发展和澳大利亚耗吗? 

  因为美国,可以杀敌500,自伤1000,我们伤不起。

  资本主义,本质是比烂的社会,美国疫情别说死30万人,死掉100万人华尔街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他们只会对这种减负的效率感到高兴。

  我们敢吗? 

  美国现在几乎是把中国当内政问题在各种会议上讨论,因为一个比烂的国际体系不能容忍出现一个在疫情时不仅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积极援助其他组织的国家。

  中国现在人民币结算在国际中的比例不足2%,但美国已经是胆战心惊,因为美元不会崩溃,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力量让日元和欧元更烂,但是他掌控不了中国。

  美国,大可以玩俄罗斯转盘,和中国赌命,一枪一枪的开,根本无所谓,因为死的全是黑蜀黍和底层移民,华尔街毫发无伤。

  我们敢和他们这样玩吗? 

  英雄的逆袭之路,必然是荆棘遍布的,怎么可能一帆风顺?

  否则,凭什么在美国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唯有中国,能创造奇迹。

更多信息,请加小号

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侧改革——明年政策如何破题

12月11日政治局会议引发大家热议。很显然,这次会议是给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故尤为引人关注。尽管五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明年及今后发展的大政方针,但这次政治局会议文件仍出现了几个新提法,值得引起高度重视。“需求侧改革”的提出令人侧目自2015年末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和降成本、补短板成为改革的具体目标,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制度供给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然而,今年以来核心CPI的不断回落及PPI的持续为负,反映出我国在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上依然存在缺口,两边都需要调整,过去侧重用供给侧改革,如今,对需求侧也需要进行改革。这次政治局会议文件上出现“需求”一词的频率较高,如“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这是否与今年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速低于预期有关?今年三驾马车中,出口远超预期,我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全年估计在16%左右,这是历史罕见的高比例,二战之后几乎没有国家达到过。但国内消费却逐年下降,今年更不行,虽然这与疫情有关,但仍然偏弱。倒是豪华车、奢侈品及豪宅的销量大幅增加,估计今年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比重将达到40%以上,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实际上,我们与很多主要经济体一样,内循环的难度大于外循环。因此,扩内需除了靠提高居民收入外,还得靠缩小收入差距。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创造需求”,这句话很有意思,它与萨伊定律在文字表述上一模一样,当然内涵肯定不一样。记得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萨伊定律提出过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供给与需求之间肯定存在缺口,资本家不断扩大再生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凯恩斯则认为需求小于供给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马克思和凯恩斯所提到的资本过度扩张而引发产能过剩问题,我国过去和当前都存在,毕竟我国目前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除了进行供给侧改革之外,还应对需求侧进行改革,如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需要进行税制改革、社保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和第三次分配(富人捐款)的力度。唯有如此,会议提出的“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才能形成。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谨防只“瓜分蛋糕”的资本会议提出的“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发社会热议,因为针对性看上去很强。关于反垄断就不多评论,因为社会上没有什么争议。对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法,实际上是要对资本的投向加大管控力度。这些年来,互联网巨头的市值已经成为国内上市企业中最大了,所拥有的用户数量也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多的。在数字化时代,对信息资源垄断的严重性不亚于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垄断,如果某些垄断企业凭借其资源的垄断优势,向各个行业投资渗透,获得超额利润,不仅会破坏市场规则,而且还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等诸多社会问题。大约在三年前,我就对网上购物模式提出质疑:能否扩大或刺激消费,该模式的社会成本有多大,谁来承担?三年过去了,我国消费增速的回落幅度大于GDP增速的回落幅度,说明网购模式并没有促进消费,只是起到了“瓜分蛋糕”的作用,把超市、百货店、专卖店的部分流量从网下转移到网上,“线上就业”的劳动力增量小于“线下失业”的劳动力减量。同时,网购导致货品包装物件大量增加,造成环境污染,其成本究竟由谁来承担,事实上是社会而非企业承担了(见网购能促进消费增长吗——利弊如何看)。这些年来,网购占零售业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互联网零售企业的薪酬水平、股权回报率也远超线下零售业,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一方面要限制存量经济下的少数企业通过信息资源的垄断和滥用去抢占别的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资本扩张进行约束,从“无序”到“有序”,例如,用户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互联网企业经营范围,应设定行业准入规则。从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角度看,收入(供给)=消费(需求)+储蓄(需求),我国居民储蓄比重过大,大约是西方国家的两倍左右,基本维持在40%以上,而且储蓄结构中,少数人的储蓄占比过大,例如国内住户的银行存款余额就达90万亿元,其中10%的储户占比多少呢,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超过60%是肯定的。很显然,要增加消费,无非就是要改善收入结构(供给侧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使得需求侧的中低收入群体能消费、敢消费;同时,在需求侧要降低居民储蓄率(如鼓励富人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增收资本利得税,限制资本过度扩张等)。在2019年10月末四中全会上批准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提出“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因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是明年的政策重心,尤其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则要鼓励民间资本流向科技领域,即能创造经济增量的领域,参与做大蛋糕的活动而非切分蛋糕的活动。通俗来讲,富裕阶层要么多消费、要么多捐款,不要做旨在“割韭菜”的资本运作了。政策维稳:推进大消费,投资高科技由于今年的较低基数,明年的GDP增速一定会大幅上升,目前的一致预期为9%,即便如此,2020-2021年的平均增速也不过5.5%,经济增长依然下了一个台阶。为此,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明年的政策刺激力度应该低于今年,前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已经明确提出,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没有提“逆周期调控”,估计特别国债不会再发,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是否也会比今年减少?而一般预算赤字率水平则可能从今年的3.6%降低到安全警戒线的位置,即3%左右。少数人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非“房住不炒”的提法,认为房地产政策是会松动,这显然毫无依据,因为松动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显然属于饮鸩止渴、得不偿失。不过,对于很多地方政府而言,缺少了土地财政,则会面临雪上加霜的窘境,故如何去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显然是需要中央施出援手,否则明年信用风险压力会显著加大。因此,这次会议对风险有一个新提法: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传统风险人们都清楚,增量风险是指什么呢?是否是有些领导指出的“大而不能倒”风险?大而不能倒的企业,既包括大型国有的“僵死企业”,从股市看,市值低于净资产的国企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今后其违约风险可能会加大;又包括高杠杆的新兴行业内的创新企业,由于对这类企业监管滞后,容易爆发风险。因此,明年市场或许存在信用收缩的压力。如果说今年是实现全面奔小康的收官之年,则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确保不发生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的爆发。相比财政政策受到预算约束更严,那么,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更大。因此,有理由相信,明年的货币政策在回归常态之后,应该不会再收紧,尤其在通胀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利率上调基本没有空间。明年在具体政策的落地上,应该以“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大循环和双循环为主线,侧重两个方面,一个是以“需求侧改革”为线索,继续推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的“大消费”。由于基数原因,加上促消费力度加大,估计明年消费增速将将创十年新高另一个还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新基建、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这方面的具体抓手,在五中全会上已经有了明确表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八大领域,并涉及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A股的危与机

(一)

这里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接近2017年。第一,在大幅宽松后,流动性同样开始边际性收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4年1月的4.92%,一路回落到2016年10月的2.66%,是中国历史上最猛烈的一轮宽松周期,但利率从2017年开始回升,10年国债收益率在2017年底最高触及3.8%。类似于2017年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今年4月达到历史新低的2.47%后,大幅反弹到目前的3.3%;在前几次的牛市行情中,宏观流动性收紧初期股市也是继续上涨的,以05-07年为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05年6月到2006年10月是整体下行的,并推动了行情的前半场;2006年11月,利率开始步入上行期,但期间上证指数从2006年11月低点的1838点升至2007年10月高点6124点,累计涨幅达233%。某种意义上说,利率的边际上行,往往是行情进入下半场的确认标志。利率/流动性的收紧有一个累计效应,初期会让市场强化对于经济复苏的确认和信心,后期反应逆周期政策的约束会让泡沫化的行情破灭。第二,经济开始结构性复苏:2016年10月,PMI在连续两年水位以下后,正式站上51,2017年全年,PMI一直在51以上运行。类似的,2020年7月份以后,官方PMI开始站稳51以上;第三,中美关系出现边际性期待:2017年1月川普就任美国总统,市场开始有所期待,4月双方举行海湖庄园会晤。本次美国选举后,市场开始期待拜登的政策是否有变化;第四,出口数据大幅改善:2017年中国出口额为22635.22亿美元,同比增长7.9%,一改2016年-7.7%的同比下滑。今年11月,出口增长7.8%,月度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第五,同样出现了大范围的供给侧收缩迹象:以动力煤为例,在16-17年深化供给侧改革后,煤价一度在2017年底创出750元的新高,这个新高近期刚刚被突破;螺纹钢、沪铝、沪铜等部分商品价格都在逼近2017年的高位; 第六、部分宏观政策和环境趋同:比如美元指数从2016年10月的103暴跌至2018年1月的88,节奏和幅度与本次相近,这导致2017年9月央行将外汇的风险准备金率从20%降到0%。而在2020年10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再次降至0%,以应对人民币的强势升值。

当这里的外部环境趋同后,我们可以看下2017年的市场行情走势。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的话,就是结构化,2017年是行情异常结构化的一年。

30个中信一级行业里,只有一半是上涨的,还有一半是下跌甚至有明显跌幅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全年分别大涨了25.08%和21.77%,与之相对的是中证1000跌幅达到了17.35%。

站在万得全A这种全指的角度,2017年涨幅为4.93%;但看个股的话,全年上涨的股票只占全部A股数量的25%,而下跌个股超过70%,逾六成个股跌幅在10%至50%之间,5.02%的个股跌幅超过50%,全体A股的涨跌幅中位数为-16.67%。

如何概括2017年的行情本质:一方面是盈利恢复驱动部分股价上涨,包括食品饮料、 家电、煤炭、保险、银行、钢铁等等;另一方面,则在继续消化部分前期泡沫板块的估值,以TMT行业最为典型。一句话总结的话:复苏周期中期,由于流动性边际收紧,追盈利,杀估值。那么,回头看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也要警惕一下高估值板块的回归可能性。

(二)

对未来几个月的行情,我归纳了下,市场上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种(吐槽注意):1、基于今年下半年的趋势效应,看好未来一段时间的蓝筹股和周期股的继续冲顶。由于近期上证50以及部分龙头企业股价的走强甚至创出新高,部分观点继续看好这部分顺周期板块,理由包括估值低、需求复苏等等。考虑到这是典型的滞涨板块补涨逻辑,所以部分看好这个逻辑的策略,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是:明年上半场,这些低估值和前期滞涨的板块继续进攻,甚至股价冲顶,然后带着历史涨幅很大估值不便宜的成长股和消费股大幅回调,走一个典型的上影线,最后盖姆欧瓦。你想下,去年和今年都是典型的机构大年,如果明年又是一个赚钱的大年,可能性大不大?但是上影线,哦,我的上帝啊,上影线这个东西真的太美妙了,简直和你简阿姨的苹果派一样棒。它一方面解决了,连续两年机构大年第三年业绩均值回归的问题,因为最后全年指数涨幅是0甚至小额负值;另一方面它也解决了,普遍重仓抱团的机构担心客户赎回导致重仓个股连续暴跌这种负循环的焦虑问题,你看,起码上半年还是有行情的。最典型的提法,就是强调银行股和周期股的机会。2、将当前行情确认为蓝筹搭台成长的行情,继续强调消费和成长股的机会。考虑到蓝筹周期股的大涨可能会引发一部分人的逃顶欲望,加上流动性也在边际收紧,部分人提出了另一个思路:还是要卖银行周期买白酒,而且也有人这么做了。蓝筹周期股这一轮涨完可以休息了,机会在于哪里,继续炒作本来估值就不便宜的消费股和成长股。爱尔眼科都150倍了,酒鬼酒都85倍了,别不服气,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投资的核心估值中枢。反正这样的估值都脱离了理性中枢了,那么再涨一倍也没什么区别。话筒给你,你自己说,150倍的爱尔眼科和250倍的爱尔眼科,有区别么有区别么?但是你看,这不又有60%的上涨空间腾出来了。这批人反驳那些银行周期股的逻辑,就是你们这帮人也不是什么好鸟,A股银行股PB估值永远在1倍附近晃荡,从来没有突破过,所以也无法成为长期上涨逻辑,本质上这些周期行业,永远只有短期投资价值。当大家傻的啊,搞一夜情还吹自己是价值投资?林园甚至在雪球嘉年华直接骂了。

总结下来,其实一派人看的是明年上半年上影线,认为低估值的票能补涨,然后盖姆欧瓦,看不起对面那一派那种把一些票炒到几百倍还洋洋得意自己是时间的朋友那种鸡贼样;另一派人则是觉得蓝筹股不应该继续涨,抱团一时爽一直抱团一直爽,反正100倍PE都叫价值投资,150倍PE有区别么,这不又腾出来50%的上涨空间了么,你们那帮炒周期股的也不是什么好鸟,脑子里想的难道不是涨上去然后跑路,别拿价值投资的幌子了。

——(吐槽结束)这其实就是目前阶段各家策略观点的核心差异。

(三)

其实今天回头看2017年的行情,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75%的个股是下跌的。行情会越发结构化和集中化,这也和流动性的边际收紧能对应起来。

更关键的是,2017年本身如果站在全指的角度来看(万得全A涨幅不到4%),确实更像上影线,或者指数整体性机会并不明显的环境

在笔者的视野里,明年是上影线行情的可能性也是相对最大的,好处是还有行情机会,坏处是要有警觉性,尤其是个股机会更像2017年那样集中而又稀缺。

第一,M2的同比增速已经边际有回落的迹象了,但用更长的周期看,还是在底部附近,也就是边际流动性大概能撑住目前的估值,但是继续往上推的动力不足;第二,整体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依然在继续恢复,经济基本面不能决定股市的短期走势,但是可以决定股市的长期绝对底部是否在逐步抬升;第三,所以从这一点讲,下一个绝对底部一定比今年的2649点要高,大家的主流一致预期在3000点附近;第四,股市的优势比价效应没有消除,PE倒数(盈利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个指标,也还在高位附近,所以股市本身相对其他资产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从这些角度来看,股市的吸引力是够的,场外大量的非标资金,在产品净值化的压力下想进来,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权益类产品占比依然不到3%,他们的心理预期也是3000点这个底部,那么有可能拿不到这个底部。问题其实在于目前市场有三个核心矛盾:1、贵的板块和个股很贵,抱团效应明显,但是一部分板块近期有20%左右的回调;2、便宜的板块很便宜,虽然长期逻辑不扎实&近期有补涨,但还是算便宜;3、还有很多板块被歧视或者未被挖掘。这样的市场格局,你说机会已经完全没有了,我是不信的,但是你反过来说行情如果很大,那么我也是不信的。

所有的因素都能帮着指数撑在当前区间,但是如果大幅上攻,基础是不牢的。——所以从逻辑上讲,这里确实有点像2017年,上影线和结构性行情的概率确实更高一些。

我不觉得这样的环境很差,说真的,我其实挺希望指数再跌一次到3100点附近,绝对又把后面两年的行情空间跌出来了。就像2017年之后,2018年指数出现20%级别大跌,只要中间做好风控,后面则是2019和2020连续两个大年。

上影线对谁最不友好,经验不足的新股民们。适当的放低预期,预期越低,未来越能赚到钱,上影线往往是空间丰厚、最终回到原点的一段行情,不要做那个进了宝山但最后一手空空的人。

社区团购,凛冬将至

恍惚记得前几年,每当江南水乡初霜降临之际,乌镇是多么热闹繁荣。当时的乌镇互联网大会,是中国乃至世界新经济领域的一大盛事。

乌镇互联网大会之所以举世瞩目,一来是参会之人,二来是所谈之事。

就在几年前,中国处在互联网产业发展最迅猛的年代,有着无穷无尽的话题。从网购通信到衣食住行,从点外卖、骑单车,到买药买菜,总之互联网逻辑能够渗透得到的地方,都一个个成为巨头们争夺厮杀的战场。而参会之人,互联网大佬,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这个行业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在,互联网行业的主战场是“社区团购”这个概念。按照过往的延长线,此次乌镇互联网,应当会引发一场“社区团购”的大论战。

然而今年,不一样了。

这些年,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经济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从最早的网购和通讯,后来发展为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到现在已经涉及到许多G端业务。

然而站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上,从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大爆发,到年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实现,社区团购这个显得有点“新瓶装旧酒”的概念,遭遇着史上最严重的考验。

去年10月底乌镇大会上的丁磊饭局,只有李彦宏和丁磊两个人。当时“十月小阳春”,两人都穿着短袖。席间,孙丕恕加入进来,李彦宏说了句:

“今天有点冷,咱们喝热的吧。”

当时看似摸不着头脑的一句话,放在今天却一句成谶。

前有平台经济反垄断条例征询意见,后有人民日报的一篇重磅评论《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夹在中间,小到社区团购这个细分领域,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未来走向,都平添了几分渺茫与不确定性。

秋风起,落叶飞,凛冬将至。

1

赢家通吃的幻觉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大致分为三步:

1 补贴用户,烧钱抢占市场份额

2 持久战,把竞争对手耗死

3 补贴退坡,提高抽成,变现盈利

社区团购,目前正处在第一阶段。因为有钱可以烧,所以会引来巨头和资本的“鹰视狼顾”,一时间,在资本的催熟下会诞生大量无序竞争的公司,如雨后春笋。目前社区团购即将向残酷的第二阶段过渡。

之所以互联网经济这种高消耗低效率的游戏能够持续存在,乐此不疲,是因为玩家都坚信一个幻觉:

赢家通吃。

尽管无数明眼人和无数失败的例子告诉这个市场的玩家,赢家通吃只是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但在流动性极度宽松的这些年,资本与巨头仍然按捺不住往互联网经济里面砸钱的冲动。

曾经的淘宝已经天下无敌,却半路杀出了一个PDD,农村包围城市;大树底下不长草,却可以长蘑菇。

2016年底,滴滴以为干掉了Uber就一统天下了,没想到美团悄悄滴推出叫车服务,火烧滴滴老巢。

共享单车的厮杀以ofo扑街、戴威跑路宣告摩拜的胜利,然而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街上已经充满了美团和青桔单车,摩拜哪去了?

……

这个市场永远不会赢家通吃。

你可能说,微信不是一直占据SMS领域的龙头?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微信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每年要投入多少成本和人力,并且对于可能冒头的竞争者,采取了多么残酷的手段去打击。当年子弹短信、聊天宝啥的命运,还记得吗。

有人说互联网经济是资本密集型企业。事实上它们并不同于传统的资本密集型,因为它们的资本不适用于购置土地厂房设备机械,而是用来“烧”——即补贴用户和商家。

这样的模式天生没有任何护城河,谁获得了融资,谁就能把用户“烧”来,继而扩大市场份额;相反谁失去了烧钱的机会,谁就萎缩倒闭。

所以,从本质上,互联网经济并不是赢家通吃。甚至再露骨一点,这种玩法,根本就没有赢家。资本褪去,一地鸡毛。

2

“几捆白菜”与“星辰大海”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腾讯传》中提到一个观点: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喜欢思考如何改变世界,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更多的对于赚钱盈利有着一种焦虑。近期,舆论将社区团购模式推上了风口浪尖,认为他们抢了底层老百姓的饭碗。

以上这些,都是互联网经济的“烧钱模式”的必然结果。

烧钱模式,使得互联网公司无法做到真正的“赢家通吃”,而因此,它们必须要持续做两件事:

1 扩大市场份额

2 跨界

谁也不能,或者说不敢停下扩张的脚步。

因为你没有护城河,你必须跑起来,甩开竞争对手一个身位,你才有可能过几天云淡风轻的日子。然而你稍一松懈,竞争对手马上又追上来了。

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现实。

目前中国而言,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城市而言,已经几乎没有空间了。目前城市尤其是白领人群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已经被互联网经济撸过一遍了,没有什么油水和空间了。恐怕只有买药这种极度细分的领域,才能给互联网公司一点“鹭鸶腿上的精肉”吃吃。

所以,必须下沉,必须争夺三四五六线居民餐桌上这“几捆白菜”。

说出来可能不信,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那段时期,就连腾讯也曾经一度想要把流量最高但不盈利的QQ卖掉,存钱过冬。

还是那个喜欢仰望星空的Pony站长一句话,“把QQ养起来”,才保住了这个后来变现能力超强的产品,乃至衍生出至今使腾讯能够在一众互联网企业中独领风骚的微信。

事实上,中国人并非不关心科技创新,而是模式使然。科技创新的盈利周期偏长,即使顺利的话,一般也要5到7年;但许多新经济公司背后的资本往往等不了这么久。

只有像阿里、华为、百度这些“老牌”互联网企业,他们在盈利模式长期稳定下来之后,公司创始人力排众议,拍板砸钱去做技术研发的,运行的过程中还要顶着巨大的压力,最终才能够在高科技上面,有一点点建树。而近期在社区团购领域厮杀的这些互联网“后浪”,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阶段。

须知科技“憋大招”是非常难的,非常烧钱的。

科技创新那钱烧下去,真的有可能什么都没有;不像烧钱补贴用户,最起码还能获得些MAU、DAU,数字上好看,对投资人有个交代。

3

从效率到公平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一个观点,2021年开始,中国经济社会的天平,将从“效率”一端向“公平”的一端回摆。

在这个大趋势下,社区团购对社区底层生态的破坏效应,与社会公平就显得背道而驰了。

一方面,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大量补贴消费者,制造“低价”的假象,实际上就是价格战,破坏了市场机制形成的市场生态。说白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兜售货品,就是倾销。

另一方面,透过补贴来抢占日常家庭消费的下沉市场,这个生意模式会让许多的老实巴交的从事小规模零售业的社区人口失去工作,例如社区门口的便利店和杂货铺。

您可能会说,现在这些便利店和杂货铺是受益者啊。但是请想想,这些便利店或杂货铺在社区团购的产业链条上处在什么位置?他们就相当于外面里面的骑手小哥、或者是共享出行里面的快车司机。他们在产业链上没有任何话语权,只是靠着补贴,尝到了甜头。

当初滴滴Uber大打补贴战的时候,北京Uber司机靠各种手段获取补贴,月入两三万的不在少数。美团饿了么烧钱大战的时候,送餐小哥只要勤快点,多接单、多刷补贴,月入1万的也是大把。今天,这些人在哪里,你们活得还好吗?

现在,同样的把戏来到了社区团购领域,充当“送餐小哥”或者“自驾司机”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个社区便利店或夫妻杂货铺,他们获得了一个光荣的名字:

团长。

现在,已经有不少“团长”通过自身的勤快(叠加平台补贴)月入上万,实现致富的例子。但我还是那句话,他们的命运也会和“送餐小哥”们一样,随着未来补贴收紧或抽成提高,就扑街了。

这种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因此,在这个时间点上,叫停社区团购,或最起码在一定程度上给社区团购降温,是有必要的。殊不知,现在厮杀得越激烈,烧的钱越多,将来补贴退坡甚至提高抽佣比例的力度就会越狠,到那时现在月入1万的“团长们”就欲哭无泪了。

这里还有个潜在的坑。骑手小哥也好,共享出行司机也好,他们都是流动的,一旦产生纠纷,他们自身是安全的;但社区团购而言,这些团长都是固定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旦用户因为订单或者货品质量问题产生纠纷,那么团长那里就会成为社区不安定因素。

这些问题在当下,都被烧钱带来的短暂繁荣掩盖了,等到资本需要回报率的那一天,所有问题都将爆发出来。这就击穿了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底线。

所以,社区团购叫停,最起码是降降温,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最近秋去冬来,有时晚上加班到9点多,走出公司大楼,一阵冷风吹来,我搂紧衣扣。

这时,大概率会看到共享单车“调度”的场景。那些集装箱车里装满了从城市各个角落里面运回的美团单车,穿着美团黄袍的员工,把一辆辆小黄车运下来,排在画好白线的区域里……

这密集紧凑的无声的场景,令人恍惚。之前停在这里的有过ofo的小黄车,有过摩拜的小红车,不知什么时候,一夜之间就成了美团单车。不知道在未来的什么时候,美团这些小黄车又会不见了,换来一群什么颜色的车。

之前那些车,谁知道去了哪里?就仿佛一群犯人,被捆绑上车,一夜之间,都秘密处决了。

我们这些都市闲人,看这一幕幕仿佛走马灯般,它们的背后是互联网巨头之间波谲云诡的厮杀:正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烧钱模式未有少许间歇,然而全球流动性收紧的大趋势已经愈发明显;叠加互联网平台经济反垄断的大背景。此时,这场互联网巨头之间刚刚打响的社区团购遭遇战,注定将演化为一场持久战,而且相当残酷。

从占据市场高光到滑落神坛,对于传统行业可能要半个世纪;然而对于资本催熟的互联网公司来讲,几个月足矣。

北风吹起,彻天冻地。“社区团购”的这个冬天,会很冷。

对互联网巨头反垄断的深层理解

1998年5月18日,自冷战结束后最强大的反垄断联盟横空出世,美国司法部携20个州的检察长,以微软违反《反托拉斯法》为由,要求将其肢解。

通过Windows系统的风靡全球,在之前的数年时间,微软为美国新经济的全球扩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执政的民主党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鞠躬尽瘁,可是却依然被克林顿政府卸磨杀驴。

而卸磨杀驴的导火索,就是微软试图通过其垄断地位,用一系列的非常规手段,将其最具竞争力的对手网景公司彻底的消灭了。

彼时,网景的浏览器一度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其创造性的一系列发明,为互联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Java取代了HTML使得网页从单向变成了交互式,cookies的发明使得未来谷歌的广告、亚马逊的购物成为了可能。

可以说,就像黑客帝国中对于先知和cookies的理解那样,网景的一系列开创式的伟大发明,使得互联网拥有了灵魂,不再是冰冷冷的页面和代码。

而曾经以创新见长的微软,如今成为了创新的绊脚石,不仅将网景封杀,其无下限的垄断行为更是惹的美国科技界无尽的口诛笔伐。

以至于后来崛起的谷歌,其座右铭Don’t be evil中的evil(邪恶),指的就是微软。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的年轻人不理解这位世界首富和慈善大亨在疫情期间如此努力,却依然近乎被全美批评和污名化的原因。

美国的精英们认为保持创新的活力,是美国能否继续领先于世界的关键,面对勇士变恶龙这样俗套的故事,扯下了苏联铁幕的战士们决定继续为了自由和理想而奋斗,坚决的要把微软拆分。

面对那些有着坚定信仰并无法收买的检察官们,比尔盖茨被搞得焦头烂额几近崩溃,但是佛罗里达一个蝴蝶的翅膀却改变了微软被分拆的命运,在州长弟弟的帮助之下,小布什最后时刻实现了惊天大逆转,战胜了克林顿的继承人戈尔。

倾向于保守的共和党上台后,微软的压力大减,而次年爆发的911,更是为全体美国人树立了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怖组织。

就像几十年前上一代的恶龙IBM面临分拆之际,为了对抗苏联大打星球大战的里根政府救了这个蓝色巨人,使得其免于被分拆。

两千年初的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政府的电脑系统被打开后门也使得防御系统瞬间瘫痪,无数的恐怖分子因为通讯被追踪发现,微软凭借着政府的倚重从而逃过一劫。

而这也是为什么共和党政府和他们背后的财团总是喜欢为美国人民树立一个共同敌人的原因之一,曾经在长安街吸雾霾的中国女婿扎克伯格,在面对垄断质询的时候,也玩转过头来污蔑我们。

反垄断对于美国精英们来说,既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生意。

而很多时候,理想和生意之间往往也是重合的。

IBM和微软们避免了如当年标准石油和AT&T那样被分拆的命运,但是反垄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却悬在了这些巨头之上,苹果英特尔康柏戴尔等新锐得以避开IBM的阻碍,谷歌脸书推特等新锐也避免了重蹈网景的覆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就像IBM和微软的蜕变那样,2015年,曾经Don’t be evil的谷歌将其座右铭从其公司愿景中拿走,并积极准备收取安卓税,新一代的勇士们羽翼也在逐步的丰满。

而历史自然也在不断的循环,随着2019年年初,民主党时隔多年夺回了众议院的控制权,旋即就在年中对脸书、亚马逊、苹果、谷歌四大科技公司的垄断行为启动调查。

反垄断并非是遏制互联网公司的发展。

共和党执政期间会支持垄断,互联网巨头们的创新开始停滞,转而疯狂扩张的搭建平台获取利润,导致美国5G方面反而落后与中国,甚至微软和甲骨文还准备在政府的支持下吃掉tiktok等视频新势力。

反之,每逢民主党上台,美国的科技与互联网都会取得高速的迭代式发展,而每次发展的背后,都是通过遏制超级巨头的垄断,通过市场的竞争给予新鲜力量发展的空间。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拜登即将在明年入主白宫,司法部也将由民主党人士出任,针对互联网寡头的垄断调查只会进一步加码,而美国的新兴互联网巨头们更是会出现蓬勃的发展。

所以,摸着白头鹰过河的我们,也必然要与之相对应的提前准备。

随着去年的下半年,美国众议院开启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调查,我们反垄断法修订的公开征求意见稿同期启动。

随着今年11月拜登的当选总统,特朗普这个共同的敌人消失,我们也适时推出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并在政治局会议当中强调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时代共和党高举着意识形态大旗,对我们科技巨头们的打击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未来我们将面对高举着政治正确大旗的民主党,主导的门户开放以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

所以,昨天人民日报评论部也发表了评论,要求互联网的巨头们“累积的数据和算法,除了流量变现,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即促进科技创新。”

在未来美国互联网巨头重启入华以及新一代科技竞争的来临,中国互联网企业巨头们别再盯着老头老太的钱包了,想要这场竞争中活下去,就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明年股市最大的“恐怖故事”

在一场依靠货币大宽松形成的全球风险资产牛市里,投资者最害怕的是什么?是经济继续下滑吗?当然不是。还有比今年上半年更严重的经济下滑吗?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恶化似乎已经免疫。那是什么?是经济真的超预期复苏,然后货币政策真的回归正常化。这是在一场经济基本面如此狼狈,主要靠流动性支持估值的牛市里,最大的恐怖故事!(图1. 今年三季度广义货币信贷“量”的指标增速总体呈上升趋势,via CEIC,华泰证券研究所央妈一旦坚持不住,一场杀估值的踩踏就会轰轰烈烈到来。因为当前所有的股市上涨意念,都建立在央行货币大放水的叙事逻辑里而当前的周期股崛起,大宗商品的奔放,美元和黄金罕见的同时疲软,都不过是在“再通胀”的微妙时刻的拥挤交易,是美林时钟的边际—叠加象限的周期躁动。(图2.  2020年11.30-12.4日,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33种,集中在能源板块和化工板块,via生意社数据监测)这个时刻的微妙之处在于:通胀的起心动念已经涌现,真正的经济复苏远没做实尤其是美国还在期待更大的货币财政刺激,美元指数已经跌到新低......投资者们害怕的不是第二波大疫情,而是第二波货币大放水里抢不到好的资产。(图3. 美元指数再度刷新低点;截至目前,美元指数相对于年内高点已经下跌12%)去想一下,通胀预期已起,但央行继续放水,这样如此稀缺的时间,难道不是周期资产大涨的宝贵时刻?当大型机构投资者都开始进军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全球金融市场在这个流动性过度过剩的世界里多么缺乏安全感。(图4. 研究显示,向投资组合加入数字货币后,总投资收益率和夏普比率均有显著提升,via csdn)然而,股市最害怕经济复苏?这个让人听起来耸人听闻,完全颠覆了经济金融教科书的理解。但现实的确如此,在后危机、后疫情和后特朗普三期叠加的“百慕大时间”,风险资产对资金面、政策面的依赖,已经大大超出了基本面(图5. 美股价格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有极其类似的走势,但后者已在6月份停止扩表甚至出现微缩表)估值已经战胜了盈利,趋势已经超越了价值。全球大类资产定价的逻辑,在这个微妙的美林时刻已经出现了“光的弯折”。这意味着估值的偏离成为一种新常态用学术的术语叫做“泡沫均衡”,俗称“刚性泡沫”。甚至更为离奇的是一个钝化拉长的“明斯基时刻”——注意,在这样的金融世界里,明斯基时刻不再是一个时刻,而是一个时间区间,这个区间持续多久,竟无人知晓庞氏骗局、击鼓传花,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空间换取的时间赢得真正的经济复苏。然而,现在如此高的估值,经济复苏换取的盈利面能顶得住的吗?这意味着定价逻辑从分子(货币大宽松,零利率、负利率)转到分母(股息和进一步的价格上涨),这个转换的难度之大,相当于让一个习惯了鸦片的人吃正常的食物。(图6. 现实的表现: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指数级债务与线形产出背离;图源西泽研究院)这就是我在以前的债务型经济模型里提到的,在债务泡沫的虚幻里投资者的臆想和焦虑,以及对叙事而非基本面的过度依赖。现在的周期时间是“明斯基时间”,现在的交易范式是“希勒范式”(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全球债务攀升到新的历史水位,但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拿美国来说,债务正在由市场转嫁到政府,私人债务也大部分置换为公共债务,在这种情况下,明斯基所谓的内生不稳定程度会大大减弱。这就是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MMT)的药方。当美国都开始肆无忌惮的MMT的时候,导致的后果就不仅是单独某个国家来承担其副作用,而是全球市场的风险分担。美元这个世界货币一旦发生货币危机,就是全球的货币危机。美元最近半年多的历史大跌,正在塑造另一个全球风险资产大泡沫的景观。(图7. 美国自身货币政策的松紧往往会外溢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图源西泽研究院)这同时意味着,次贷危机以来央行货币大宽松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高度扰动,已经改变了金融周期的波动结构。尤其是,上半年疫情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崩溃如此迅速的反弹并再创新高,让那些踏空的头寸充满了焦虑。于是他们在此后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调整的机会。交易策略都是基于贝叶斯定理的——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做出判断,迭代重建条件概率分布的信息集。这也是美股在大反弹的趋势里,多次向下调整都难以持续的原因。今年三月四次熔断形成的“黄金坑”已经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影响。从此人们争先恐后,害怕错过第二个——投资者又一次见识了央行在拯救危机时的超能力!于是当前唯一一个引起投资者信念变化的,是经济复苏,而且是超预期复苏,复苏的程度能够让货币政策可以正常化或不得不正常化。或者,就是即使经济没有复苏,但通胀到了让货币政策退出的点位。这意味着,分母不变(货币宽松仍保持),分子通过“再通胀”来进一步拉估值的叙事逻辑正式结束。此时,交易可能会正式反转,多头们会主动去杠杆并开始反向做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跌趋势就可能会形成。这是推演的基本逻辑。然而,货币政策正常化在当前还几乎看不到,而且其难度以及破坏力超出我们的想象。也正是因为市场和央行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有在如此高的泡沫上继续向前走的勇气。伯南克在自传里肯定自己的“行动的勇气”。然而当年的“缚龙少年”(通胀目标制的坚定拥护者,反对救助股市)也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今天的“恶龙”。一场大疫情,需要更强大的金融巨人,需要更加勇敢或者更加霹雳手段的央妈。于是金融危机似乎开始变得遥远又虚幻。一个习惯了鸦片(估值驱动)的市场,不仅对一般食物(盈利驱动)失去味觉,对身体的疾病(金融危机)也在失去嗅觉。“不要拿过去的逻辑来提醒我,这次真的不一样”。这样的台词已经在历史上出现多次,“太阳底下,并无新事”。这就是,金融危机永远是在不可预知的时刻里降临,因为一旦被预知,就可被预防——这是一个薛定谔的猫式的悖论。是不是可以说,现在的现实经济金融世界,进入了一个依靠经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后现代场景呢?或许是经典经济学的朴素理念还没临到——价值规律、基本面回归、一价定律、经济决定金融、实体决定虚拟等等。或许还没来到但终究降临,或许还需要等待。但是当那些带着悲悯的古典情结看空的投资者的信心都被消磨殆尽,市场悲观的声音一片冷寂,只剩下疯狂的多头独舞的时候,往往就是主人撤走酒杯,舞会即将结束的时间。明年的黑天鹅,可能并不会少见然而,这场舞会的主人——央行及其背后的政府,现在还敢撤走酒杯,按下音乐的终止符吗?还有那些幕后的金融资本,他们在流动性鸦片的迷醉下,会舍得结束这场史诗级的狂欢吗?

段永平的执剑时代

1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碎,网易股价跌到0.48美元,濒临退市。

丁磊进军网游业,将翻盘的希望压在了自研的网络游戏《大话西游2》上,但《大话西游2》的运营并不如人意,几个月过去在线人数还是一片惨淡。

门户做不好,邮箱业务无收入,游戏不会运营,绝望中的丁磊满世界乱转,试图给网易寻找一个买家,但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显而易见的坑。

丁磊无奈,只能尽力去试图盘活网游业务,为网易续命。

放眼全中国,谁最有资格在游戏方面为自己指路呢?

丁磊想了想,找到了段永平。

一方面,段永平和丁磊是朋友;

一方面,段永平是一个营销高手,正可以解决网易当时营销无能的困境;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段永平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不折不扣的游戏圈元老。

是不是,觉得段永平和游戏八竿子打不着?

但实际上,段永平算是中国电子竞技的祖师爷。

1991年,中央电视台出现一条广告,广告词是“拥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个万元户”,那是段永平在宣传他所举办的游戏比赛:“小霸王家用电子游戏机万元巨奖大赛”。

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子竞技比赛。

在当时那个年代,“万元户”还是一个中产阶级的身份证明,那时的北京平均工资239块7毛5,奖金1万元的比赛,立刻就打响了小霸王的名头。

一个刚刚窥见浮华的世界,正在迎来靠争斗搏出路的新规则。

小霸王对中国电子竞技的历史意义并不只是一个营销事件。

在河南,有一个姓李的医生在看到小霸王的广告后,被成龙的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打动,重金买下了一台小霸王,希望能够开发一下儿子小李的智力。

小李的智力有没有被开发不是很清楚,但游戏天赋却无疑被开发的很完善。

小李大名李晓峰,很多年后,大家更喜欢叫他Sky。

人皇Sky。

传奇跨越时空连成一条线,铺下一段当事人无法察觉的缘。

丁磊找到段永平,向段永平讲述自己的困惑,问段永平自己要不要卖掉网易,建一个新公司去搞游戏,唱一首“大不了从头再来”。

而段永平惊讶的发现,在网易的股价只有0.8美元的同时,它的账上却有每股2美元的现金。

我们至今仍未知道段永平到底有没有告诉丁磊怎么玩营销,但他很认真的告诉丁磊:游戏是一条好路,坚定走下去一定翻盘,反正都是“心若在梦就在”,直接在网易这个招牌下从头再来,有什么区别?

丁磊听完之后觉得好有道理,于是放弃了卖掉网易这个天才的主意,开始专注在网游行业憋大招。

第二年,段永平用0.8美元一股的低价抄底152万股网易股票,网易靠《梦幻西游》开始发力。

2004年,网易股价涨到一股70美元,段永平获得超过1亿美元巨额收益,媒体惊呼他为“中国的巴菲特”。

虽然这句话现在已经用烂了,但在16年前,这是对一个投资者最高的褒奖。

2

段永平当然不是巴菲特。

巴菲特从11岁买下人生中第一张股票,从此一直在投资的海洋中打拼,而段永平在2000年以前,根本就没有了解过投资是什么玩意儿。

在以投资名动天下之前,段永平是中国第一流的企业家。

1989年,硕士毕业的段永平南下广东,被怡华集团总经理陈建仁看中,出任怡华集团下属的日华电子厂厂长一职。

一切都很正常,就是建仁这个名字稍微有点硬核。

我们现在的硕士太多,多到企业不太在意。

但1989年的硕士是一个什么概念:

1986年,全国总人口,10.75亿,招收研究生,4.1万人。

段永平就是这4.1万人之一,在全中国都是最顶尖的超级学霸,所以才可以一离开学校就出任厂长,走上人生巅峰……的起点。

精英段永平当上厂长,但这并不是一个美差,毕竟肥水从来不对外。

因为前一年,日华电子厂已经在那个买菜论几分钱的年代里成功亏损了200万。

现在回过头来看,甚至有理由怀疑这是一口暗锅。

给优秀的新人背锅,是职场优秀的传统。

段永平面对这手烂摊子,并不担心再亏200万,他知道路在哪里。

1989年,任天堂的FC游戏机正横扫世界,风靡日美,占据日美主机游戏份额的90%以上,因为配色为红白相间,后来被人称为红白机。

在国内也有一些后浪玩到过真正的红白机,但这款游戏机的价格对普通人来说过于不友好,因为没有正规渠道,国内能买到的水货红白机甚至被炒到1400元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2000元。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这时,一家台湾公司出现了,他们山寨了FC的芯片,生产出一批山寨FC,投入了台湾市场。

这家公司后来的名字叫联发科。

是山寨之王,也是芯片整案之王。

每一个大佬,都不是从地里凭空长出来的。

段永平从这家公司弄到了芯片,在两个月内攻关出了山寨红白机的样机,他为这个商品起了一个有点霸气有点萌的名字:小霸王。

然后就是那场堪称中国电子竞技起点的“小霸王家用电子游戏机万元巨奖大赛”。

后来段永平很后悔起了这个名字,因为霸字太难写了,给他的推广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依靠游戏比赛打出来的噱头,段永平成功让工厂扭亏为盈,第二年的产值猛增到1个亿。

随后,段永平玩起了产品升级,给“小霸王游戏机”配上了一个键盘,就这样华丽转身,变成了“小霸王学习机”。

当然,大部分人并不是用它来学习。

但我们都说自己是在学习。

新产品要有新气象,段永平亲自操刀,为这款“学习机”制作了一个“拍手歌”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循环播放,小霸王又一次卖爆了。

到1994年,段永平又请来成龙代言,拍摄了后来让老李入坑的那支“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

多少人的望子成龙有没有实现不知道,但段永平真的成了商界的小霸王。

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两个营销巨星,一个叫做段永平,一个叫做史玉柱。

有趣的是,两人都是来自浙大。

后来丁磊来找段永平取经,主要就是想学学这一手营销技术。

可惜倒下又崛起的史玉柱用全新的脑白金横扫中国的那一年段永平刚好退休,不知道他有没有遗憾。

1995年,小霸王的产值超过10亿,此时,距离段永平接手这家亏损200万的工厂刚刚6年多一点。

那是1995年的10个亿。

3

小霸王并不是段永平作为企业家所达到的极限,恰恰相反,这只是一个开始。

能够一毕业就当上厂长并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作为接手这家濒临倒闭的烂厂的条件,段永平和怡华集团的高层达成了约定,工厂的80%利润上缴集团,20%段永平留着自己处理。

而段永平在这时表现出了自己非常独特的一面:利他。

他将这20%的利润全部拿出来作为分红,分给厂里的所有职工,据说第一次分钱的那一天场面极为火爆,一摞一摞的现金被撒出去,拿不下只能用报纸包起来,包钱的报纸就用了十几摞。

后来任正非说他自己是“最擅长分钱的老板”,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事实,但要加个定语,21世纪初。

因为在90年代任正非只能给员工画饼,跟员工聊“将来一定要买个带阳台的房子”的时候,段永平已经直接给员工发出了能买两套房的钱。

在段永平的世界观里,做人就是要“本分”,靠大家赚的钱,就该跟大家分。

这种“本分”不仅限于厂子里的“自己人”,同样适用于和他做生意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段永平从不拖欠代理商的款项,从不故意压价,有时候甚至还会主动加价。

像他这样的商人在拖欠成风的生意圈里是个异类。有一次一个代理商打电话和客户催账,被段永平听到,问道:“这个客户和你合作了多长时间了?”

对方回答:“大概有两三年了。”

段永平摇摇头:“两三年了你都这样子拼命地去追他款的话,大话私服,那你这个生意过程肯定有问题。”

在段永平的心里,两三年不能建立信任,那已经没得玩了。

在这种大方的利他主义影响下,段永平的身边团结起了一大批人,许多代理商都愿意和阿段做生意。

利他的本质,是格局更高的利己。

段永平分钱分的很开心,但这时候的怡华集团却很不开心。

在小霸王大火之后,怡华集团十分后悔出让这20%的利润,尤其不能忍的是这笔钱段永平竟然拿来撒币,真是怀疑他是个撒币。

有些人永远不会想起这家厂子本来要每年吃掉几百万,现在他们得到的一切都是段永平带来的。

在小霸王逐渐变强的同时,怡华集团开始不停的从小霸王身上抽调资金,承诺的二八分账总是难以兑现。

段永平的不满渐渐积累,他感慨:“中国人往往能够共同脱贫,但很难共同致富,企业一旦做大,分家的分家,打官司的打官司。因此中国短命的企业多,‘各领风骚没几年’,要长久做下去,必须搞股份制。”

1995年,小霸王如日中天之际,段永平向怡华集团递交了一份股份制改制申请,希望能够让员工持股,参与公司分红,而怡华集团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份申请。

谈不拢,那就只好散了。

这世上因为没法给员工发钱而气到离职的老板,大概只有段永平一个。

这时的段永平已经生出隐退之心,毕竟经过这六年的打拼,他的身价早已经超过千万,财务自由,他想要找个地方看看书,好好做一条咸鱼。

但他的旧部们却觉得不能这样,他们得做出一点事来,证明自己的道路没走错。

临别之际,怡华的老板问段永平,你走,你是不是要带人走?

段永平说:“是”。

老板问:“你要带几个?”

段永平说“十几个吧”。

老板问:“只带六个行不行?”

段永平想了想,说行。

就这样,段永平带着生产、开发各三个兄弟离开已经产值10亿的小霸王,重新开始,从头创业。

老板试图挽留段永平带走的六人,他们回答:“船长都不在船上了,水手们不知道船会开到哪里去,只能下船了。”

企业家可以嘴上造兄弟,而真正的商业领袖,能让人发自真心的跟随。

领袖气质有时候是一种复杂的玄学。

但有时候只是简单的钱聚人散,钱散人聚。

当然不管如何,大家好聚好散。

即使段永平和前任东家掰了,临别之际,怡华的老板专门为他们开了一场离职欢送会,还送了他一辆奔驰作为纪念。

别急着感动,别忘了,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段永平为怡华集团赚下了20亿。

是好聚好散,但并不划算。

离开中山后,段永平带着兄弟们到了30公里外的东莞,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步步高。

在这里,主宰一切的段永平实践了自己全员持股、全员分红的理想。

也在这里,他提出了后来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理念:

敢为天下后。

4

在互联网时代,斗快成了一种非常标准的商业策略,谁先投入市场,谁先在用户心中建立起认知,谁就能竖起壁垒,制定规则,抢到竞争上的主导权。

然后形成垄断。

如果不是要成为恶龙,那屠龙就显得毫无意义。

当年微软在Windows系统还未完善的时候就抢先推出Windows 95,培养用户习惯,就此奠定了自己在操作系统上的统治地位,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明星;

移动互联网崛起后,抢占先机更是成了创业者的共识,有人说互联网企业就是“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大话西游发布网,一个风口不行换下一个风口,见到一个市场就大喊“蓝海”,一旦看到竞争对手多起来,又开始炒作“红海”、“下半场”的概念。

造词才是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事情重复太多次,以至于很多人会遗忘,在历史上,活到最后的往往不是最先动手的人,最先起义的勇士总是被“高筑城、缓称王”的老阴B埋伏,英雄豪杰活不过会健身的司马懿,后发制人同样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战略。

成立步步高之后,段永平没有立刻大展拳脚,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他和步步高只进行了一些小项目,公司整体还在亏损。

跟随他的旧部沉不住气,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大展拳脚,段永平对部下说出了那句名言:

我们要“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

这一句话在段永平成功后广为流传,段永平也在多个场合解释过这句话,最主流的解释是“敢为天下后,就是做对的事,把事情做对”,但绝大部分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偏差。

因为大部分人会更注意这个“后”,去讲如何后发制人,如何谋定而后动,但是如果你真的看过段永平的发言和做事风格就会发现,这句话最难的地方是“敢”。

敢,为什么敢?因为够莽吗?

恰恰相反,敢为,是因为心里有数。

在步步高默默观察市场的同时,段永平的底气却越来越足:习惯“利他”的思维方式为段永平积攒了真真正正的“商誉”,这让源源不绝的资源自动的向他涌来。

过去的老伙计因为受不了“变天”后的排挤而纷纷离职,连厨师和维修工这样的基层员工都30里迢迢找上门;

他过去在供应商和代理商那里建立起来的好名声让这些上下游企业纷纷从小霸王转向了步步高。

代理商说:“对阿段充满信心”、“像阿段这样百分百贯彻诚信的,很少”。

钱散出去了,但人聚起来了。

在准备充足后,段永平转向了VCD行业。

当时国内市场上已经有200多个VCD厂商,互相征战不休,没有谁能说建立绝对优势,突然杀进场的步步高像一个蹭热度的门外汉,似乎立刻就要被这个“红海”淹死。

但段永平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营销天才。

1996年,段永平在央视黄金时段广告的竞标会上丢出8123万4567元8毛9分钱,花光步步高账面上的钱,拿下了天气预报后五秒的广告时间。

这是真的敢。

给你全中国人聚焦的5秒,你会怎么做?

段永平的答案是。

八百元买电脑,免费学电脑,步步高学生电脑。

简单,直接,但扣人心弦。

但5秒的广告,顶多只是品牌露出,承载不了段永平的野心。

然后是15秒,然后是30秒。

段永平又一次采用了大明星+金句的熟悉组合,找来李连杰,拍摄了一个MV式的广告。

那时候的李连杰,是全民偶像。

这个广告的影响力之大,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出圈”,它不但打响了步步高的名气,让大家知道了步步高一年包换。

当时广告用的背景音乐,恰好也叫《步步高》。

这支广告火到甚至让《步步高》这首歌都变成了歌厅必点的流行金曲。

在那个年代唱K,不来一首《步步高》,算你不会唱歌。

之后几年,段永平多次拿下央视标王,用一个又一个金句广告击穿了用户的海马体。

一句“喂,小丽呀”,让步步高无绳电话深入人心,张惠妹一句“步步高复读机,学外语更容易”又不知道让多少个老李当场买买买。

不过三年,步步高打败市场上的全部VCD品类,独占鳌头,甚至将VCD卖到了国外市场,学习机和无绳电话业务也成为国内龙头。

但在段永平竞拍到央视标王的时候,步步高的员工反而很心虚,他们不明白段永平为什么这么大胆子,敢烧光所有钱去宣传。

段永平对此没有任何看法,也许,在段永平举起竞标牌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必将大获全胜。

是敢,而不是莽。

5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人都爱说独孤九剑,但段永平或许真的掌握了精髓。

独孤九剑是快剑,但却讲究慢出手,看对方先出招,等到看穿招式里的破绽,一出手就打在对方要害处,后发而先至,恰如段永平“后中争先”的哲学。

但这剑理里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你怎么保证自己能一眼看穿对方的破绽?然后还能在对方破绽消失前出手?

到底该先发还是后发争论不休,其实“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打的是一个可控性的问题:

先发制人,是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去打乱局势,让敌人的局面变得不可控,然后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击败对手。

后发制人,是等不可控因素都动起来,局面完全进入自己的可控范围后,再出手一击制敌。

先发拼一个随机应变的能力,后发拼的则是对全局的掌控力。

“后中争先”的基础,就是要“敢为天下后”,要等得起,坐得住,敢把先发优势放出去,敢去应对被各路竞争对手搅乱的局面。

而这个“敢”,当然就是对自己绝对实力的自信了。

段永平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谨慎到有些胆小的程度,在他的演讲和访谈中,他反反复复的强调“做企业首先要想很远,你要如何生存下来,生存下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有一个案例他说过好几次,说有一个记者问他,如果50年后能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看到步步高的新闻,他希望是什么新闻。

他回答:“任何新闻,因为那意味着我们还在。”

他很早就知道,活着,才是一切的答案。

海盗船长孙正义20分钟投资阿里的传奇永远不会发生在段永平身上。

段永平绝不会投资一个自己不了解的行业。

即使在2001年的会面中,段永平已经和丁磊意气相投,认定这个小伙子做的企业错不了,依然认真观察调研,到第二年才投下巨资。

“这次渡劫的成功率有九成,四舍五入,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对一般人来说,错过机会是一件要懊悔几年的惨事。

而段永平就“敢”放过眼前的机会,去做动作最慢的那个“天下后”。

在VCD的一片红海中,步步高一出手就是致命杀招,在电视时代砸下天价的营销,已经有了互联网时代的几分策略光影,完善的上下游渠道让它的产品能够铺满大街小巷,高标准的质量更大了一片混战中的VCD行业一个措手不及。

段永平说敢为天下后,是因为他的目光已经看到了更远的地方,先让你跑几步帮我把隐藏的地雷都踩完,等我出手时,已经没人能和我争锋。

和段永平约定一年不许竞业的怡华集团老板肯定没有这样长远的眼光,因为只拖延一年,完全改变不了小霸王被暴打的命运,他应该约定十年。

当然,真正有眼光的话,肯定不会放走阿段。

6

就在步步高如日中天的时候,段永平又做出了一个神奇的决定:他要退休了。

原因更是匪夷所思:因为他答应了自己的妻子去美国生活。

一个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在38岁,身体和事业都是最巅峰的时期急流勇退,竟然只是为了一句承诺,这对许多人来说难以理解。

步步高的广告唱到: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大嘴巴的人很多,而说到做到的人凤毛麟角。

在退休前,段永平对步步高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

首先,就是继续深化股份制,让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参股,管理层自然有股份,员工也要积极入股,上下游的供应商、代理商想要参一手,他也一概欢迎,如果员工没有钱,他还要借钱给员工来买自己的股份。

通过这一连串操作,段永平将自己70%的股份稀释到17%,时至今日,步步高最大的股东依然是工会委员会。

“让兄弟们一起发财”,这话每个老板都会说,但是真正做到的,恐怕没有几个。

反正发财后,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兄弟。

随后,段永平将步步高的三个主要业务:教育电子业务、通讯业务、视听产品拆分成三个部分,成立三家独立的公司,分别交给当年陪自己从小霸王出走的几个人管理。

教育电子业务依然叫步步高,被交给了黄一禾负责,后来又交给金志江接任,后来他们推出了洗脑无数人的“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继承了段永平洗脑广告的衣钵。

步步高的VCD和DVD业务交给了陈明永,后来因为VCD行业整体下行,公司转型做手机,名字叫OPPO,黄一禾也持有股份。

请大明星代言和“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金句轰炸,这同样是段永平的惯用手法。

主营无绳电话和手机的步步高通讯业务交给了沈炜,后来它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继续做手机,公司名叫VIVO。沈炜则学到了段永平的低调,几乎从不在公众面前现身,连出身资料都查不到。

而段永平自己,功成身退,39岁入选亚洲20位商业领袖,随后带着步步高10%的股份飘然而去,远渡美国。

直至今日,步步高、OPPO、VIVO的办公楼里还保留着一间空置的董事长办公室,那是留给段永平的位置。

虽然他不需要。

7

一个人的人生到此已经可以算是圆满,但段永平的传奇只是翻开了下一页。

2006年,一个名叫“Fast is slow”的ID以62万美元拍下和“股神”巴菲特的午餐,引发媒体竞相报道。

这时,有熟人爆料,这个ID背后的主人,就是当年的段永平。

段永平拍下巴菲特午餐后,人们惊讶的回看,这才发现段永平在2002年抄底网易的历史,一时间这位曾经的明星企业家又一次走到了话题中央。

段永平和巴菲特

而段永平对“为什么要竞拍巴菲特的午餐”的回应则让人感觉大跌眼镜。

不是因为刺激,而是太过不刺激。

他觉得巴菲特的书曾经为自己指明了方向,想要当面表示感谢。

人们瞩目,人们试探,人们反复的问他到底和巴菲特聊了些什么,试图从这两位投资界的大佬口中试探到那个时代的财富密码。

铺天盖地的报道里,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在这场午餐中段永平带了一个26岁的年轻人一起去见巴菲特。

这个年轻人叫黄铮,同样是段永平浙江大学的校友,因为在网上发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丁磊的注意,丁磊找到了黄铮的联系方式,让黄铮帮自己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作为回报,丁磊便在黄铮前往美国读书的时候将他介绍给了段永平。

黄铮曾经以为丁磊是骗子。

还好电话挂的慢。

不知道是不是步步高的无绳电话。

段永平十分欣赏黄铮,在黄铮留学过程中经常予以帮助,还专门带他去吃了那顿巴菲特的午餐。

黄铮硕士毕业后,拿到了微软和谷歌的两份offer,却迟疑不知该去哪边,便向段永平请教,而段永平果断建议黄铮加入当时还没有上市的谷歌。

黄铮听从了段永平的建议,加入谷歌,拿到了一些股份,没多久,谷歌上市,黄铮财务自由。

但段永平对黄峥说,要看懂一家公司,最少要在这家公司做三年,于是黄铮在谷歌做满三年。

这三年,是谷歌发展最快的三年。

三年后,已经财务自由的黄铮离开谷歌,南下创业,段永平将步步高的电商业务交给他,又过几年,黄铮创立拼多多,横扫中国。

独孤求败消失于世间,关门的弟子却依然笑傲江湖。

8

2007年,段永平回到中国,登上《波士堂》接受采访。

这一次,世人不再问他如何经营企业,而是盯住他,想要问怎样投资。

那时他已经在投资界名声鹊起,约饭巴菲特更增加了一层神秘光环,人们想尽办法,想要从他口中套出一些投资心得。

面对当时高企的股市,段永平反反复复的对观众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强调不要借钱,不要冒险,搞不懂的事情就不要做。

满场观众,置若罔闻,反问“巴菲特炒A股会炒哪支”。

2008年,A股崩盘,无数人血本无归。

“Fast is slow ”,这是段永平常用的ID,他说意思是“欲速则不达”,是自己的投资理念。

有趣的是,苹果的设计理念遵循的是密斯的经典设计理念:“less is more”。

“Fast is slow ” ——“快,就是慢”。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

文字游戏的翻转里却藏着大道至简的智慧法则。

2006年,坐在两位商业巨子旁边的黄铮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了“常识”的力量。

他学会了less is more。

但渴求暴富的投机者却总是学不会Fast is slow。

2012年,段永平重仓苹果,带着VIVO和OPPO的员工一起买苹果。

不久苹果股价大涨,OV员工大赚一笔。

从此再也不考虑干死苹果的事儿了。

2014年,段永平重仓茅台,从180买到120,买到人们纷纷嘲笑他有眼无珠,他依然不动如山,还说这点钱差不了多少。

2020年,茅台股价突破1700,180和120的区别,果然没差多少。

而此时,当年捏不住股票的投机客正在鬼哭狼嚎。

less is more,Fast is slow。

9

阿段不说假话。

回顾段永平的做人态度,一个“诚”字贯穿始终,对他人诚,对自己也诚。

他用股份制改革惠及了自己的所有员工,在供应商、代理商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时还会为了心里的正直而承受巨大损失。

在2000年段永平离职前,为了打开国际市场,段永平曾经找了施瓦辛格来为步步高DVD做广告,合同250万美金,签两年,定金一半,尾款一半。

但是这个广告刚播了两个月就被举报下架,那时的朴素国人不是很想在中央台的黄金时段看到一个歪果仁。

出现这样的意外事故,自然要去沟通,看看如何停止合作,但施瓦辛格的经纪人难以理解这种理由,坚持要求履行合约。

按照一般商业规律,这种撕逼最后无非就是一拍两散然后诉诸公堂,国外的施瓦辛格想告到国内的步步高完全是在做梦。

但段永平却坚持和施瓦辛格方谈判,最后达成降价60万的协议。

在签协议之前,段永平突然反悔——决定履行约定,按全价交付尾款。

施瓦辛格方的代理人惊呆了,从来没见过自己把钱往外送的人。

“对”,“不对”,在理工男段永平的脑子里有一条绝对的标准线,为了自己坚信是“对”的事,他已经撒出过无数旁人梦寐以求的资产。

在生意之外,段永平对自己更是贯彻真实,绝不虚伪掩饰,不管是为对员工的承诺而离开小霸王,还是为妻子的承诺而离开步步高,都出乎同时代人的预料。

段永平在访谈中戏言,有人找到他,约他谈生意,他回答,自己周末要陪儿子。

对方十分疑惑,强调:“我这可是生意。”

段永平一头问号,不明白生意有什么大不了,能比自己儿子还重要。

主持人问他:来我这的企业家经常后悔不能多陪陪家人。

段永平不留情面当场说出真相:“如果觉得没时间陪家人,那你不干不就行了?到底还是觉得工作比家人重要。”

话说的过于直接,不知一些酷爱吹牛的企业家看过之后会不会脸红。

10

段永平非常注重风险管控,总是强调懂了再出手。

面对向他取经的人,他会常常重复这个理念,劝别人投资之前要想清楚,投资之后要沉得住气。

他强调过无数次:“投资不在乎失掉一个机会,而是千万不要抓错一个机会。”

看不懂的时候,就不要出手。

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界,这无疑是一种谬论。

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逐风口,人们并不在乎一个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是否存在。

如共享单车,如长租公寓,如各种超大号的投资泡沫。

只要这个“风口”出现了,不管这个地球上有没有人能想清楚它到底怎么发展下去,不管有没有人看懂这个模式到底应该怎么营收,不管有没有人明白用户到底为什么选择这个产品。

只要存在,就有人投资,to B、to C、to SBVC。

人们都在追求快,追求抢占市场,追求垄断。

至于垄断后这个项目还能不能继续下去——我们还可以慢慢想嘛!

美团当初那么坑的项目,最后不是被外卖救活了吗。

但他们没有看到王兴的九败一胜。

美团能活,是因为王兴真的死过。

互联网公司朝生暮死,个个都想着一夜暴富,全然不知十年后的自己应该在哪里。

段永平说,长跑用短跑的速度是跑不完的。

戴少爷心比天高,总想要压人一头取得全胜,最后扑街在跑道上;

王大少迈开大长腿,借着老爹的东风一路狂奔,终于体力不支弃权回家。

种种惨剧,却仍然未能惊醒追逐风口的梦想。

独孤九剑不再被视为绝顶武学,江湖只剩下谁拔刀更快的比拼。

我们觉得我们看到的巨头是行业先锋,只不过是因为更早死去的那些,没人会记住。

11

慢有慢的好处。

一个商业模式的建立需要时间,更需要不怕死的人去试探。

奥飞收购有妖气,把国产漫画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这才有了后面漫画平台大战的盛况。

微信上线时,用户对移动端的体验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

小米崛起时,国内的手机供应商早已经被成堆的大喇叭山寨机练出了供应链。

拼多多的崛起,更是一出好戏。

拼多多崛起时,电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红海,巨头早已分割完毕。

巨头培养的用户习惯,正是拼多多的倚天剑。。

微信带来的裂变流量,成了拼多多的屠龙刀。

当市场已经被完全开发的时候,后来者省去了建设的成本,只需要找到自己需要刺出绝杀一剑的那个空白就可以逆转格局。

又是经典的段氏独孤九剑。

赢与输从来不在快,而在你对行业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没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角度。

然后,是极兔出场,半年时间,单日破千万单。

段永平及其门徒切入快递行业让人始料未及,但在此之前,他曾经长期看好顺丰的股票。

在研究顺丰的同时,他对快递行业又懂了多少?

没有人知道。

但段永平眼中,红海其实也是蓝海。

垄断已经逐渐形成时,其实存在打破垄断的机会。

当所有人都默认规则不可逾越,就需要有人出来打破规则。

规则形成,用户的怨气也不断积累,只需要一把火烧过,新的天地就会露出端倪。

段永平一直说,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什么不能做。

“敢为天下后”,原文是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

只要不犯错,出手的机会有很多。

不着急出手。

出手必封喉。